[发明专利]一种光伏组件的耐候性检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0811.3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6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孙俊波;杨生;敖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亚索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赵景平;张春雨 |
地址: | 100072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伏组件 光衰减 耐候性 检测 测试条件 气候环境 输出功率 外观检验 外观缺陷 测试光 阈值时 衰减 耐候性实验 判定标准 共享 检验 检查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的耐候性检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依次包括:根据预定的外观检验标准,对光伏组件进行外观缺陷检查;测试光伏组件的光衰减率,当光衰减率小于预定的衰减阈值时,执行在预定的测试条件下,对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进行检验;模拟气候环境,对光伏组件进行环境耐候性实验;根据所述外观检验标准,对光伏组件进行外观缺陷检查;测试光伏组件的光衰减率,当光衰减率小于所述衰减阈值时,执行在预定的测试条件下,对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进行检验;耐候性检测结束。本发明为共享单车所用光伏组件在不同气候环境中的使用状况提供了可靠的分析依据和判定标准,从而弥补了共享单车所用光伏组件的检测流程的缺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共享单车的光伏供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的耐候性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共享单车是近年出现的新兴共享经济产物,以其便捷、环保、低价等优势,迅速赢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与此同时,共享单车带动了移动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共享单车所用光伏组件集成到共享单车车身(通常置于车篮内),通过阳光照射为单车蓄电池进行充电,解决共享单车“智能锁”等各类用电设备的电源需求,从而提升共享单车能源生产、回收以及共享的效率。
然而目前尚未有针对共享单车所使用的光伏组件的性能及寿命的检测分析方法和标准,例如对于共享单车上的光伏组件的耐候性的检测流程和判定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共享单车所用光伏组件的性能和寿命,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的耐候性检测方法及系统,以弥补对于共享单车上的光伏组件的检测方法的缺失。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伏组件的耐候性检测方法,依次包括:
步骤S1、根据预定的外观检验标准,对光伏组件进行外观缺陷检查;
步骤S2、测试光伏组件的光衰减率,当光衰减率小于预定的衰减阈值时,执行步骤S3;
步骤S3、在预定的测试条件下,对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进行检验;
步骤S4、模拟气候环境,对光伏组件进行环境耐候性实验;
步骤S5、根据所述外观检验标准,对光伏组件进行外观缺陷检查;
步骤S6、测试光伏组件的光衰减率,当光衰减率小于所述衰减阈值时,执行步骤S7;
步骤S7、在预定的测试条件下,对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进行检验;
步骤S8、耐候性检测结束。
优选地,所述环境耐候性实验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多种组合:湿热耐候性实验、湿冻耐候性实验或者热循环耐候性实验。
优选地,所述湿热耐候性实验包括:
将光伏组件放置在环境温度为60℃~70℃、相对湿度为80%~90%的环境中,静置第一预定时间。
优选地,所述湿冻耐候性实验包括:
将光伏组件放置在环境温度为-30℃~60℃、相对湿度为80%~90%的环境中,静置第二预定时间。
优选地,所述热循环耐候性实验包括:
将光伏组件放置在环境温度为-30℃~60℃环境中,并按照预定的实验周期改变环境温度。
优选地,所述对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进行检验之后,还包括:
对光伏组件进行内部结构检验。
优选地,所述测试光伏组件的光衰减率包括:模拟太阳光辐射,并按照预定的辐射能量和预定的次数连续对光伏组件进行照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亚索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米亚索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08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