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扩繁草履虫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1939.1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1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崔恒宓;欧阳娟;薛松磊;沈晖;孙振;徐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0 | 分类号: | C12N1/10;C12R1/9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卢亚丽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草履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扩繁草履虫的方法。
背景技术
草履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分布广泛、容易培养、繁殖迅速、体型较大便于观察等优点。不仅能作为环境监测指标,而且能作为一种生物学实验材料,可用于观察、鱼类食物、遗传学实验等。目前,草履虫一般是通过野外取样,实验室进行分离、纯化后扩大培养获得。所得草履虫过滤后可饲喂幼鱼。现有的草履虫培养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培养时间长,即从草履虫野外采样到实验室进行扩大培养通常需要7~14天,对于某些实验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得高密度的草履虫产生一定限制;二是从野外采样过程中往往携带其它微生物包括钟虫、蠕虫、线虫等微生物,其中某些微生物有致病性,不利于后续饲喂幼鱼;三是培养液成分复杂、配制过程繁琐,利用一些添加特殊营养成分的培养液能获得高密度的草履虫培养液,但是某些特殊营养成分难以获得导致不能广泛应用,不能在实验室实现循环培养。
作为鱼类早期的开口饲料,草履虫在水产养殖中极其重要,特别是小型鱼类,如斑马鱼等。本研究是针对模式动物斑马鱼早期饲养,开发了这种草履虫培养方法,可以长期为斑马鱼提供稳定的开口饲料。斑马鱼由于一些生理特性:早期发育迅速;卵大而透明,便于显微操作;脑、心脏、肝脏、胰腺等模型与人类极其相似;同时,斑马鱼与人在基因组上同源性高达87%。这些特性使斑马鱼,逐渐成为模式动物的热点。在斑马鱼研究中,斑马鱼模型的构建,离不开斑马鱼幼鱼的成功饲养。现阶段斑马鱼幼鱼喂养还没有形成标准化饲喂模式,目前饲喂的原料主要是草履虫和干虾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斑马鱼幼鱼不同的发育时期投喂不同的原料。通常5dpf后投喂高密度优质草履虫,15dpf后混合投喂草履虫与干虾粉。在幼鱼饲喂过程中,如果饲喂不当会导致幼鱼大量死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投喂草履虫密度低,斑马鱼幼鱼因食物短缺死亡;投喂草履虫有中混有其他病原微生物,导致幼鱼感染病原菌死亡;幼鱼生活水体污染使pH、电导率发生大幅度变化,幼鱼不能适应水体环境死亡。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室发现优质的草履虫作为开口饲料,可以有效的将斑马鱼的成活率提高30%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实验室草履虫快速扩大繁殖,获得高密度纯培养草履虫。通过长期保存草履虫种源,随时可以进行扩大培养,最快能在96h内获得密度为1500个/mL、活力高的草履虫培养液,并实现草履虫循环纯培养。本发明针对目前草履虫培养时间较长、培养所得草履虫有杂虫需要纯化、培养所得草履虫密度不高等不足提供了解决方案。本发明草履虫培养操作简单、培养液制备原料易得环保并能在短时间内获得高密度纯培养草履虫,实现实验室草履虫循环纯培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快速扩繁草履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草履虫种源制备和保存:将种源保存于纯种保存培养液中得种源液,所述种源的草履虫密度>20个/mL;2)过渡培养:取种源液接种至过渡培养液中进行过渡培养;过渡培养至草履虫密度>300个/mL的扩繁培养标准;3)扩繁培养:将达到扩繁培养标准的过渡培养液接种至扩繁培养液中进行扩繁培养;扩繁培养至草履虫密度达到1500个/mL,用50目筛除去直径300um以上的杂质,得到可取用草履虫。
本发明中,所述纯种保存培养液配方为:每1L纯水中含有0.20gNaHCO3、0.25g酵母粉、0.50g胰蛋白胨、0.25g葡萄糖;
过渡培养液配方为:每1L纯水中含有0.25gNaHCO3、0.20g蔗糖、0.50g酵母粉;
扩繁培养液配方为:每1L纯水中含有10g胰蛋白胨、10g海盐(NaCl、KCl、Cacl2、MgSO4)、0.50g酵母粉、1g葡萄糖;调节pH至7.0。
本发明方法中,步骤(1)草履虫种源制备和保存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19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