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TGA-FTIR技术定量检测聚苯乙烯微塑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2702.5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4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周瑛;余建平;倪凤丽;王亚萍;吴东旭;赵巧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舟山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G01N21/3563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朱思兰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苯乙烯 塑料 检测 定量检测 技术定量 检测器 传输管道 食品安全 仪器设备 重要意义 海产品 可用 热裂 灵敏 传输 填补 观察 检验 分析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TGA‑FTIR技术定量检测聚苯乙烯微塑料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将TGA与FTIR技术联用来完成的,即:将样品在TGA中检测,通过传输管道将样品的热裂解气传输到FTIR检测器中完成检测;本发明开创了一种新的用于聚苯乙烯微塑料定量检测的方法,填补了微塑料检验的空白;本发明所述方法应用广泛,例如可用于海产品中微塑料的定量检测;本发明方法所需仪器设备操作简单且容易观察,是一种灵敏、简便、快速的分析方法,对环境和食品安全工作有重要意义。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苯乙烯微塑料定量分析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采用TGA-FTIR技术定量分析聚苯乙烯微塑料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微塑料是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会吸附重金属以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并在环境中迁移、转化。微塑料易被动物摄入体内并释放它所携带的有毒有害物质,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繁殖、基因表达等造成损伤。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对其进行定量检测的方法十分稀缺。目前对微塑料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显微红外光谱法、显微拉曼光谱法、目视法等。其中目视法是采用人工计数的方法,数出微塑料颗粒数目并将所有微塑料挑出称重,不仅费时费力,且操作中易出现失误。显微红外光谱法、显微拉曼光谱法在定量方式上与目检法基本一致,但采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代替肉眼识别颗粒,大大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但红外与拉曼光谱对于微塑料必须逐个鉴定,并且所鉴定的微塑料表面不能被有机污染物粘污,这需要较好的前处理技术以及大量的分析时间。
因此,现有的技术不能满足微塑料定量检测的需求。热重(TGA)是表征物质与温度关系的热分析技术,TGA具有所需待测物质质量少、操作方便、灵敏度高、成本低、能得到实时信息等特点。红外光谱(FTIR)是检测物质官能团,对物质进行定性乃至定量分析的技术,具有操作方便、灵敏度高、成本低、能原位检测等特点。本发明旨在将TGA与FTIR联用,结合各自的特点和功能,开发一种聚苯乙烯(PS)微塑料的定量分析方法。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TGA-FTIR技术定量检测聚苯乙烯微塑料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将TGA与FTIR技术联用来完成的,即:将样品在TGA中检测,通过传输管道将样品的热裂解气传输到FTIR检测器中完成检测。本发明方法具有灵敏、快速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TGA-FTIR技术定量检测聚苯乙烯微塑料的方法,所述方法为:
(1)设定实验参数
所述方法采用TGA(热重)-FTIR(红外)联用仪,TGA(热重)参数设置如下:起始温度为室温、终止温度为650~850℃、升温速率为30~200℃/min、载气选用氮气、载气流速10~30mL/min、传输管线温度200~270℃;
FTIR(红外)参数设置如下:扫描波数4000~450cm-1、扫描次数4~10、分辨率8cm-1;
(2)空白测定
将无任何样品的坩埚置于TGA中,按照步骤(1)设定的实验参数进行测定,得到空白红外光谱信号;
(3)绘制标准曲线
准确称量若干个不同质量的聚苯乙烯标准品分别置于坩埚中,然后将坩埚置于TGA中,在步骤(1)设定的实验参数下一一测定,得到的红外光谱信号扣除步骤(2)中测得的空白红外光谱信号,即得标准品红外光谱信号,以聚苯乙烯标准品的质量为横坐标,标准品红外光谱信号中909.7、772.7或696.1cm-1处的红外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进而计算得到标准曲线方程;
推荐所述若干个不同质量的聚苯乙烯标准品分别为:1.000、2.000、4.000、8.000、16.000、24.000mg六个不同质量的聚苯乙烯标准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舟山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舟山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27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