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端子连接式电机定子引出线固定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3508.9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2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任立权;王龙;陈百均;孟令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卧龙家用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50 | 分类号: | H02K3/50;H02G3/04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王晓燕 |
地址: | 3123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出线 紧固柱 接线头 焊锡 引出线固定结构 端子连接式 引出线连接 电机定子 辅助固定 焊锡连接 接线端子 塑封定子 支架连接 线夹 支架 引出线端子 从外向内 电机领域 电机寿命 机械应力 固定的 卡线槽 牢固性 热应力 有效地 接线 卡入 线槽 相配 直焊 穿过 | ||
一种端子连接式电机定子引出线固定结构,涉及电机领域。引出线直焊式方式,存在引出线端子未固定、焊锡容易受到热应力、机械应力等影响,容易导致焊锡开裂,电机寿命低下。本发明包括设有支架的塑封定子、线夹、引出线,所述的引出线从外向内穿过线夹后与塑封定子上的支架连接点焊锡连接,所述的支架上设有紧固柱,所述的紧固柱设有卡线槽,所述的支架连接点设有接线端子,所述的引出线连接有接线头,所述的引出线卡入紧固柱的卡线槽中进行辅助固定,固定后引出线通过接线头与接线端子相配固定,再进行焊锡连接。本技术方案通过紧固柱的辅助固定,通过接线头与接线主的连固定再焊锡,有效地提升了引出线连接固定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子连接式电机定子引出线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直流无刷电机与导线连接的方式,一般工厂采用PCB板方式连接,有些国内厂家出于成本的考虑,也采用引出线直焊式的连接。但现有这种引出线直焊式方式,存在引出线端子未固定、焊锡容易受到热应力、机械应力等影响,容易导致焊锡开裂,电机寿命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端子连接式电机定子引出线固定结构,以提升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为目的。为此,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端子连接式电机定子引出线固定结构,包括设有支架的塑封定子、线夹、引出线,所述的引出线从外向内穿过线夹后与塑封定子上的支架连接点焊锡连接,所述的支架上设有紧固柱,所述的紧固柱设有卡线槽,所述的支架连接点设有接线端子,所述的引出线连接有接线头,所述的引出线卡入紧固柱的卡线槽中进行辅助固定,固定后引出线通过接线头与接线端子相配固定,再进行焊锡连接。通过紧固柱的辅助固定,通过接线头与接线主的连固定再焊锡,有效地提升了引出线连接固定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发明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的接线端子为柱状,所述的接线头为环状。通过环状接线头套接于柱状接线端子,连接更稳定牢靠,并且解决了传统的引出线直接焊锡时临时固定的麻烦。
所述的紧固柱为圆形柱状,所述的卡线槽顶面开口并且侧向贯穿。圆形柱状便于加工,卡线槽的结构便于从上往下卡入引出线。
所述的紧固柱数量与接线端子的数量相同,并且紧固柱与接线端子位置相邻。通过一一对应的相邻的紧固柱固定住引出线,能够更好地保护连接点的连接稳定性,电机运行时,不会因引出线不固定而晃动造成连接点松动的问题发生。
所述的引出线在塑封定子内的部分外套有热缩套管,热缩套管的数量根据引出线在塑封定子内侧的长度而定。热缩套管能有效地集束引出线,使引出线不散乱,热缩套管加热后有较好收缩性。
所述的塑封定子上位于支架的内侧设有挡柱。通过设置挡柱,引出线不会因运转时的晃动而与内侧的转子相碰,提升了安全性。
所述的挡柱为定子塑封时由模具注塑树脂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绝缘性好,结构强度高。
所述的接线头与所述的引出线铆接。铆接牢固可靠。
所述的紧固柱与支架一体成型,所述的接线端子在塑封前连接于支架的连接接口上,塑封后,紧固柱和接线端子均向上穿过塑封层。紧固柱与支架一体成型,接线端子连接支架后再塑封成型,强度高,稳定性好。
所述的接线头的底面与定子的塑封平面相贴,焊锡连接时,焊接形状为圆锥形。通过接线头的底面与定子的塑封平面相贴,再圆锥形的焊锡连接,连接更加稳定牢固可靠。
所述的线夹固定于塑封定子上,包括上下相扣紧固的上夹和下夹。通过上夹和下夹的上下相扣紧固的操作方式,操作简单,固定引出线方便。
所述的支架材料为BPT树脂;所述的线夹由模具注塑树脂成型,树脂材料为PA66。耐高温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卧龙家用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卧龙家用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35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