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乡镇小型卫生垃圾填埋场雨污分流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3631.0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0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晏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晏承明 |
主分类号: | E02D31/00 | 分类号: | E02D31/00;E03F5/10;B09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高志军 |
地址: | 7257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卫生垃圾填埋场 垃圾渗滤液 分流技术 垃圾填埋 垃圾污水 收集池 乡镇 选址 雨水 分流 垃圾 环保 保证 资金 建设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乡镇小型卫生垃圾填埋场雨污分流技术,分为垃圾场选址建设方法和垃圾填埋方法。有益效果:使用本技术进行雨污分流,这样雨水才很少接触到垃圾,收集池才不会产生较多的垃圾渗滤液,垃圾渗滤液积够一年后可垃圾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降低成本,减少资金投入。保证环保高效无污染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填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乡镇小型卫生垃圾填埋场雨污分流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多地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部分乡镇建设卫生垃圾填埋场,由于前期设计和施工的缺陷,造成现有部分垃圾填埋场后期运行过程中出现渗滤液溢出事故。目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式主要为回灌,渗滤液主要依靠自然蒸发完成处理。
根据目前山区垃圾填埋场普遍存在着雨污分流不彻底,垃圾填埋场不规范,大量雨水进入填埋场,造成渗滤液产生超过预期,由于渗滤液调节池容量不足,渗滤液溢出,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尤其多数地区7-11月经常有暴雨出现,雨季持续时间长,渗滤液回灌后蒸发量有限,且灌系统投资大效果不明显,部分垃圾填埋场的日照时间短,渗滤液不能靠蒸发实现处理。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垃圾处理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乡镇小型卫生垃圾填埋场雨污分流技术。
本发明为实现以上目的,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乡镇小型卫生垃圾填埋场雨污分流技术,分为垃圾场选址建设方法和垃圾填埋方法;
所述垃圾场选址建设方法实施步骤如下:
a.在垃圾填埋场选址要在三面环山的起坡地方;
b.在下游处设计3-5米高能过垃圾车的堤坝,垃圾场的护坡顶端修上防洪渠,护坡铺上防渗膜和土工布网,池底面平整见到硬底压实为宜;
c.在垃圾场内侧距坝体一米,修上3m*2m*2m的池子作为渗沥液池子,在坝的外侧距坝3米以外修上4m*3m*3m的池子作为渗沥液收集池子,渗沥液池子上部与垃圾场底平面高出30公分,坝外渗沥液收集池子上部不能高于坝内渗沥液池子底部;
d.用30公分以上的渗沥液管子从坝的底部横穿将两池连接起来,渗沥液管子内端高于外端40公分为宜。沿着坝的截面每隔3米处,低于渗沥液池的顶部50公分安上一个30公分以上的雨水管子穿过坝外为宜,雨水管的外端低于内端即可;
e.于垃圾场的底平面铺上直径为20―40公分的鹅卵石,并使鹅卵石底面与渗沥液池保持一个平面;
所述垃圾填埋方法实施步骤如下:
a.沿坝堤方向铺5米宽以上的防渗膜、布、网的原材料,第一次宽度需要超过收集池的3米以上后,收集池内装满20-40mm鹅暖石;
b.垃圾进场后顺着防渗膜面上沿着坝长不少于4米宽,但是不能超过防渗膜,为后来搭接防渗膜做好准备工作,进行挨着坡面整齐向前堆积压实覆土;
c.堆积填埋到一定的程度就开始用防渗膜覆盖。让堆积的垃圾很少接触雨水;
d.第一轮进行完毕,接着N轮的进行一次序进行填埋;
e.采取分层阶梯式进行填埋的办法,第一层填埋覆盖结束后,按照前边的方式接着上面多层次的进行填埋覆盖。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
1.使用本技术进行雨污分流,这样雨水才很少接触到垃圾,收集池才不会产生较多的垃圾渗滤液,垃圾渗滤液积够一年后可垃圾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2.降低成本,减少资金投入。保证环保高效无污染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更为详细、完整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晏承明,未经晏承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36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