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藻水华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4002.X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8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汉;王辉;刘之菊;葛晨捷;钱诗慜;王微;刘星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汀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泓源建筑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32 | 分类号: | C02F1/32;C02F1/7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玮;陈逸婷 |
地址: | 201703 上海市青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蓝藻 过氧化氢 蓝藻水华 处理器 处理装置 供能装置 处理器连接 不对环境 处理效率 环境友好 输送装置 双重处理 嗅味物质 装置处理 紫外灯管 释放 有效地 污泥 去除 藻类 船体 废水 污水 损害 | ||
本发明涉及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蓝藻水华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所述的船体上设有UV/H2O2蓝藻处理器和供能装置,所述的UV/H2O2蓝藻处理器连接所述供能装置,所述的UV/H2O2蓝藻处理器包括紫外部分和过氧化氢释放部分,所述紫外部分包括紫外灯管,所述过氧化氢释放部分包括过氧化氢输送装置。本发明通过UV/H2O2蓝藻处理器能够环境友好、不对环境造成损害地对蓝藻水华进行双重处理,且处理效率高以及处理效果好,能够有效地去除藻类以及其产生的嗅味物质,本装置处理过后无任何有害物质产生,对环境十分友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蓝藻水华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中小河道整治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中小河道大多存在水体滞流,水体多处于厌氧状态,复氧能力差,透明度低,河道生态系统退化严重,自净能力差,水体中各种营养盐含量丰富,再加之今年的全球变暖现象和城市热岛现象共同作用下,这样的水体在春季夏季特别容易爆发水华现象,水华指的是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水华爆发会在水体上形成绿色的油状物质,不仅会影响城市水体的观赏价值,同时还会释放藻毒素和嗅味物质,在蓝藻繁殖过剩后,大量死亡释放出胞内物质分解腐烂时消耗大量水中的溶解氧,导致水体恶化,水华现象要彻底根治,需要的是一个从源头到末端的综合整治过程,但是在整治的过程中难免会遇上蓝藻爆发的情况,即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又会对周围的居民造成影响,这时候就需要进行应急措施。
现有的应急措施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包括:1.调水稀释冲刷法,这种方法对人工的消耗较大,但是能有效的降低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防止水华的爆发。2.机械混合的方法,破坏水体中厌氧的环境,抑制底泥中营养盐的释放,此方法要求动力大,对电能消耗较大,同时对于已经形成的水华现象处理效果不明显。3.拦截打捞法,使用混凝剂和围栏直接打捞水华,该方法快速有效,但是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化学方法包括药剂法,电化学法,光化学降解等措施,药剂法主要利用各种除藻剂,杀菌剂和金属离子等,抑制藻类的生长,这些方法药剂中的成分很多都会对水体造成污染,且很多污染物难以去除,对于河流的生态恢复有反面作用,并且化学方法杀灭了藻类之后藻细胞内的有机质,藻毒素,嗅味物质很多并不能去除,进入水体中造成二次污染,为下一次蓝藻爆发埋下隐患。
生物方法大多使用各种溶藻病毒,溶藻细菌等对藻类进行杀灭,或者使用高等水生植物与藻类进行竞争,来抑制藻类生长,并且对于藻细胞内的物质有处理效果,但是溶藻病毒,细菌等变数很大,引入后会增加造成别的生态污染的风险,同时见效慢。
中小河道黑臭治理中,在夏季特别容易爆发蓝藻水华,会使得还未恢复生态的河道水质迅速恶化,产生嗅味,降低水中溶解氧,还会释放出难降解的藻毒素,在水面上出现油状漂浮物质,严重影响感官,现有的方法不是会引入新的污染物,就是见效慢,无法在蓝藻爆发的初期就遏制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安全可靠、治理效果好且不会引入新污染物的蓝藻水华的处理装置,包括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体上设有UV/H2O2蓝藻处理器和供能装置,所述的UV/H2O2蓝藻处理器连接所述供能装置,所述的UV/H2O2蓝藻处理器包括紫外部分和过氧化氢释放部分,所述紫外部分包括紫外灯管,所述过氧化氢释放部分包括过氧化氢输送装置。
所述的过氧化氢输送装置包括过氧化氢储存器、输送管和泵,所述的输送管通过泵连接过氧化氢储存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汀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泓源建筑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汀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泓源建筑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40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去除水体中微污染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