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凝并技术的微颗粒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5011.0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7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徐维跃;陈德强;俞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017 | 分类号: | B03C3/017;B03C3/12;B03C3/41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林辉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钨丝 微颗粒 电凝 电离 净化装置 空气气流 钨丝螺旋 异性电荷 极板 缠绕 交变电场 绝缘棒体 流动路径 组件包括 绝缘棒 棒体 正对 绝缘 上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凝并技术的微颗粒净化装置,包括用于使得通过的微颗粒带上异性电荷的预荷装置、以及用于产生交变电场而使得带有异性电荷的微颗粒互相碰撞后凝并的电凝并装置,在空气气流的流动路径上,所述预荷装置位于电凝并装置的上游,所述预荷装置包括预荷极板和钨丝组件,所述钨丝组件包括钨丝,其特征在于:所述钨丝组件还包括绝缘棒体,所述钨丝螺旋地缠绕在所述绝缘棒上,从而使得所述钨丝上产生多个与相邻预荷极板正对的电离点。预荷装置通过将钨丝螺旋缠绕在绝缘的棒体上,可以增加电离点,使得电离更加充分,此外还可以增加钨丝的强度和稳定性,避免受到空气气流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电凝并技术的微颗粒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用于空气中去除颗粒物的方法主要有过滤和电离等方法,其中过滤的方法需要消耗滤料,且风阻大。电离包括高压静电和负离子净化等,高压静电是指通过对钨丝施加负高压,并和接地的极板产生放电,使得通过的空气中的颗粒物带上负电荷,然后对颗粒物进行收集达到空气净化;负离子净化是指是一种利用自身产生的负离子对空气进行净化、除尘、除味、灭菌的环境优化,其与传统的空气净化机的不同之处是以负离子作为作用因子,主动出击捕捉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电凝并技术是指空气中的微颗粒经过异性电荷后,引入到加有高压电场的凝并区中,带有异性电荷的微颗粒在交变电场力的作用下产生往复振动使得微颗粒相互碰撞然后凝并形成大颗粒被收集。
现有的基于电凝并技术的空气净化装置,如申请号为201120560320.4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三区式电凝并除尘器,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电场除尘区、第二凝并收尘区和第三电场除尘区,通过第一电场除尘区对粗颗粒粉尘进行充分荷电并高效捕集,再经过第二凝并收尘区的边荷电边凝并,逐步形成粗颗粒粉尘,最后通过第三电场除尘区进行有效荷电及捕集,从而使得最终从除尘器尾部排出的粉尘量大幅减少,净化系统整体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又如申请号为201310574092.X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餐饮油烟一体化处理系统,由双极性预荷电装置、交流电场凝并捕集装置和等离子体催化净化装置构成,双极性预荷电装置内交替布置有正极性电晕极、接地极和负极性电晕极,交流电场凝并捕集装置内平行布置有电极板,电极板与交流电源连接,等离子体催化净化装置内依次设置有多针电极、金属筛网、多孔催化剂层和金属筛网电极;又如申请号为201410795068.3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预荷电凝并袋式除尘器,在进气烟道内设置双极荷电装置,包括接一组间隔排列的地极和正、负放电极,形成正负交替电场的双极荷电区,在进气烟道尾部空间及过滤仓室的缓冲空间内设置混合凝并区,凝并后的大颗粒随气流迅速进入到滤袋过滤仓,由滤袋进行尘与气分离。
上述的这些基于电凝并技术的空气净化装置,通常钨丝处于裸露状态,安全保护措施差,并且存在电离不充分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收集能力的基于电凝并技术的微颗粒净化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电凝并技术的微颗粒净化装置,包括用于使得通过的微颗粒带上异性电荷的预荷装置、以及用于产生交变电场而使得带有异性电荷的微颗粒互相碰撞后凝并的电凝并装置,在空气气流的流动路径上,所述预荷装置位于电凝并装置的上游,所述预荷装置包括预荷极板和钨丝组件,所述钨丝组件包括钨丝,其特征在于:所述钨丝组件还包括绝缘棒体,所述钨丝螺旋地缠绕在所述绝缘棒上,从而使得所述钨丝上产生多个与相邻预荷极板正对的电离点。
优选的,所述绝缘棒为瓷棒。
优选的,所述极板为铝制的平板。
为便于使得微颗粒带上异性电荷,所有钨丝包括分别用于连接到负高压的第一钨丝和用于连接到正高压的第二钨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50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