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形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含有机物废液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5173.4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9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刘逸波;程福林;沈巍巍;胡凤岐;杜乐;李智博;张宇;丰利娟;张国宝;李林艳;陈晓彤;贺林峰;徐建军;刘兵;唐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21F9/10 | 分类号: | G21F9/10;G21F9/2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张雅丁 |
地址: | 014035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液 废液储槽 蒸氨 球形核燃料 有机物废液 处理装置 有机物 活性炭吸附系统 高温气冷堆 核燃料元件 活性炭吸附 降膜吸收塔 有机物含量 氨水吸收 出口连接 供应系统 硅胶吸附 过滤系统 回收系统 入口连接 生产技术 硅胶柱 絮凝剂 沉降 淋洗 吸附 絮凝 废气 过滤 | ||
本发明属于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形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含有机物废液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废液储槽,与废液储槽的入口连接的废液供应系统,与废液储槽的出口连接的蒸氨回收系统、絮凝过滤系统、活性炭吸附系统;本发明将含有机物的废液先进行蒸氨,废气经降膜吸收塔淋洗,得到的氨水吸收液可以在其它工艺重复使用,蒸氨后的废液加入絮凝剂,沉降过滤后的滤液经活性炭吸附,出去其中的有机物,并降低滤液中的铀含量,得到满足硅胶吸附的废液。有效的解决了废液PH高、铀含量高、有机物含量高导致的硅胶柱无法正常吸附处理此类废液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形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含有机物废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硝酸铀酰制备重铀酸铵工艺,直接使用氨水沉淀,产生的废液经过滤后可直接进行硅胶吸附。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燃料元件在UO2核芯的制备过程中,在煮胶、配胶工艺要引入尿素、聚乙烯醇和四氢糠醇等有机物,在陈化、洗涤等工艺过程产生会产生含有上述有机物的废液,废液pH一般在12以上,铀浓度在30~70mg/L之间。该溶液具有碱性高、铀浓度低且含有一定量的水溶性有机物等特点。
有机物废液如果按照传统废液处理方法,直接采用硅胶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将会导致硅胶迅速失效,失去处理能力。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生产领域中,实验室阶段在生产过程中将产生的废液减容后使用专用容器储存,未进行进一步处理。而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随着生产的进行,使用专用容器储存废液无法满足与日俱增的废液,大量积攒的废液会迫使生产中断。因此,含有机物废液处理工艺在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是球形元件制造过程中废液处理的重要工艺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球形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含有机物废液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球形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含有机物废液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废液储槽,与废液储槽的入口连接的废液供应系统,与废液储槽的出口连接的蒸氨回收系统、絮凝过滤系统、活性炭吸附系统;
所述的蒸氨回收系统包括蒸氨槽、磁力泵二、降膜吸收塔、吸收液储槽、离心泵五、水喷射机组;
其中,废液储槽的出口与离心泵一的进口相连,离心泵一的出口与蒸氨槽的进口相连,通过离心泵一将废液储槽的废液输送到蒸氨槽;
蒸氨槽的废液出口与离心泵二的进口相连,离心泵二的出口与絮凝沉降槽的进口相连,通过离心泵二将蒸氨槽的废液输送到絮凝沉降槽;
蒸氨槽的尾气出口与降膜吸收塔的尾气进口相连,降膜吸收塔的出口与吸收液储槽的进口相连,吸收液储槽的出口与离心泵五相连,离心泵五的出口与降膜吸收塔的喷淋口相连,通过离心泵五将吸收液储槽中的吸收液输送到降膜吸收塔;吸收液储槽的尾气出口与水喷射机组的尾气进口相连,将吸收液储槽的尾气在水喷射机组中进行洗涤;
所述的絮凝过滤系统包括絮凝沉降槽、絮凝剂配制槽、工作箱、平板过滤器、扬液器;
其中,絮凝沉降槽的絮凝剂进口与絮凝剂配制槽的出口相连,絮凝沉降槽的出口与平板过滤器的进口相连,平板过滤器的出口与扬液器的进口相连,扬液器的不合格滤液出口与絮凝沉降槽的进口相连,扬液器的合格滤液出口与待吸液储槽的进口相连;
所述的活性炭吸附系统包括待吸液储槽、管道泵、活性炭吸附柱、尾水储槽、离心泵三、解析液储槽、马弗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未经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51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