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光稳定性包覆颜料色浆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5530.7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6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吕仕铭;杜长森;梁栋;胡冲;徐利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00 | 分类号: | D06P1/00;D06P1/52;C08F212/08;C08F220/14;C08F216/14;C08F220/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李凤娇 |
地址: | 215337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耐光 稳定性 颜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光稳定性包覆颜料色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有机颜料、分散剂和去离子水通过搅拌分散、研磨制备得到超细有机颜料水性分散体;步骤2)向步骤1)得到的所述超细有机颜料水性分散体中添加反应型受阻胺类光稳定剂、高分子助稳定剂、共聚单体和光引发剂,乳化后通过光引发聚合反应,得到所述高耐光稳定性包覆颜料色浆。本发明应用反应型受阻胺光稳定剂与共聚单体光聚合反应制备包覆颜料色浆,用于湿法纤维原液着色,色浆具有粒径分布小、可纺性好、颜料的耐迁移性和耐光稳定性优异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高耐光稳定性包覆颜料色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颜料是在印染行业中仅次于染料的第二大着色体,具有显著的节能和环保优势,广泛应用于纤维、油墨、涂料、乳胶中。将颜料在水性体系中稳定分散可以制备成颜料色浆,将色浆加入粘胶、腈纶等湿法纺丝纤维的纺丝原液中,直接纺丝制备有色纤维的原液着色技术,可以减少传统染色带来的高能耗、高废水排放等问题,是近年来在国内得到较大规模应用的纤维着色技术。然而,有机颜料作为湿法纺丝纤维着色剂时,往往会存在耐迁移性和耐候性差等缺陷,在户外帐篷、沙滩椅、户外运动服等需要高耐候纺织品领域,其耐候性往往难以满足客户需求,限制了有机颜料在原液着色粘胶或腈纶纤维等湿法纺丝纤维原液着色应用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受阻胺类光稳定剂是比传统的吸收型光稳定剂具有更优异的光稳定性能,应用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对粒子进行改性,是一种新型的提高颜料、染料光稳定性的方法,在国内外有大量文献进行报道。如中国专利CN 1687202A公开了一种应用硅烷偶联剂和受阻胺对二氧化硅改性,再与环氧树脂或异氰酸酯反应制备光稳定有机无机纳米粒子的方法;中国专利CN 1803930A公开了一种应用重氮化反应,将受阻胺类光稳定剂键合到偶氮颜料上的方法;中国专利CN 101864188A公开了一种在染料中引入哌啶胺基提高染料耐光稳定性的方法;中国专利CN 1640956A和CN 1640957A公开了一种将反应型受阻胺光稳定剂应用于涂料中使涂料具有优异的光防护性能的方法;美国专利US20160130450公开了一种包覆颜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可加入光稳定剂或抗紫外线吸收剂。但目前将三聚氯氰改性的反应型受阻胺光稳定剂用于颜料的包覆改性却鲜有报道,更未见利用将该反应型受阻胺用于制备用于粘胶或腈纶等湿法纺丝纤维原液着色用色浆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高耐光稳定性包覆颜料色浆及其制备方法,可以用于粘胶或腈纶等纤维的原液着色,具有粒径分布小、可纺性好、颜料耐迁移性高、耐日晒牢度高等一系列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耐光稳定性包覆颜料色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有机颜料、分散剂和去离子水通过搅拌分散、研磨制备得到超细有机颜料水性分散体;
步骤2)向步骤1)得到的所述超细有机颜料水性分散体中添加反应型受阻胺类光稳定剂、高分子助稳定剂、共聚单体和光引发剂,乳化后通过光引发聚合反应,得到所述高耐光稳定性包覆颜料色浆;
按占所述高耐光稳定性包覆颜料色浆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有机颜料占5%-20%,所述分散剂占1%-4%,所述反应型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占0.02%-0.1%,所述高分子助稳定剂占0.04%-0.2%,所述共聚单体占2%-10%,所述光引发剂占0.05%-0.5%。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搅拌分散至少20分钟,研磨至少1小时,制得所述超细有机颜料水性分散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55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