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脱模聚氨酯组合聚醚、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5694.X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47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丽;于楠;汤道玲;李明;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大聚氨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9/14 | 分类号: | C08J9/14;C08G18/48;C08G18/32;C08G18/66;C08G18/79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3 | 代理人: | 林高锋 |
地址: | 2015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脱模 聚氨酯 组合 泡沫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快速脱模组合聚醚,其由下述原料组分制成:第一聚醚多元醇;第二聚醚多元醇;第三聚醚多元醇;第四聚醚多元醇;交联剂;泡沫稳定剂;复合催化剂;化学发泡剂;和物理发泡剂。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聚氨酯泡沫,其由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制成,其中第一组分包括如上所述的快速脱模组合聚醚,且第二组分包括聚合异氰酸酯。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制备快速脱模组合聚醚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制备包含如上所述的快速脱模的组合聚醚的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加快家电生产的脱模时间,大大增加了家电的生产效率,提高了冰箱企业的产能及利润空间;同时,可以帮助冰箱达到更严格的能耗要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本申请涉及一种快速脱模聚氨酯组合聚醚、包含该快速脱模聚氨酯组合聚醚的聚氨酯泡沫,所述快速脱模聚氨酯组合聚醚 的制备方法,以及所述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以冰箱、冷柜为主的白色家电行业近年来一直占据制造业的前列,而我国 家电行业的生产规模已经居于世界首位,在中低端市场,以成本为主要竞争手段, 而在高端市场,则以节能、环保等新理念来带动行业的提升。近年来该行业的竞争 比较激烈,一些中小型的厂家因为质量及成本的控制不够完善,也逐渐被市场淘汰, 总量的持续提升,厂家的逐渐淘汰,也带来一个新的问题,需求量的增加需要更大 的供应量来支撑。
由于家电行业目前仍然以半自动化生产为主,还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 提升产量一般需要增加生产线,但是,哪个生产线增加需要巨大的场地及设备投入, 还需大量的人员进行生产,资产回报速度慢。还有一种办法是提高其生产效率,以 效率的提升带动产能的提高,我国国内目前冰箱开模最快在180s,有部分企业在 试验时可以达到160s以内,不过由于质量波动及成本等原因少有应用,这种方法 基本没有额外的投入即可产生及时的回报,也是各大冰箱厂家主推的方案。如能更 进一步提快冰箱的开模时间,可以得到更快的生产效率。
为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快速脱模聚氨酯组合聚醚、聚氨酯泡沫及其 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脱模组合聚醚,从而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 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快速脱模组合聚醚由第一聚醚多元醇;第二聚醚多元醇;第三 聚醚多元醇;第四聚醚多元醇;交联剂;泡沫稳定剂;复合催化剂;化学发泡剂; 和物理发泡剂制成。
本申请之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聚氨酯泡沫,其由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制成, 其中第一组分包括如上所述的快速脱模组合聚醚,且第二组分包括聚合异氰酸酯。 本申请的聚氨酯泡沫可在小于或等于150s的时间内脱模,且所得聚氨酯泡沫的模 塑泡沫密度、泡沫芯密度、模塑泡沫压缩强度、导热系数以及尺寸稳定性等均优于 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冰箱以及快脱冰箱。
本申请之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快速脱模组合聚醚的方法。
本申请之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包含如上所述的快速脱模的组合聚醚的聚 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在第一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一种快速脱模组合聚醚,所述快速脱模组合聚醚 由下述原料组分制成:
第一聚醚多元醇;第二聚醚多元醇;第三聚醚多元醇;第四聚醚多元醇;交 联剂;泡沫稳定剂;复合催化剂;化学发泡剂;和物理发泡剂;
其中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包括以山梨醇和水为起始剂的聚氧化丙烯醇,其官 能度为5-6,羟值450-515mgKOH/g,粘度17000-23000mPa·s和30000-40000mPa·s;
其中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包括以乙二胺为起始剂的聚氧化丙烯醇,其官能度 为4,羟值420-480mgKOH/g,粘度3000-5500mPa·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大聚氨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大聚氨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56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