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间二乙基物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5975.5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8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杰;刘云龙;戴杰;曲美君;汪学杰;刘祥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安诺其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上海安诺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营安诺其纺织材料有限公司;江苏安诺其化工有限公司;上海安诺其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邹玲 |
地址: | 2656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生产废水 二乙基 一次吸附 解吸剂 吸附柱 解吸 种间 大分子有机物 大孔吸附树脂 极性有机溶剂 弱碱性阴离子 再生 二次吸附 可生化性 树脂吸附 效果稳定 运行成本 废水处理 减小 脱附 吸附 去除 废水 环节 | ||
1.一种间二乙基物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一次吸附:间二乙基物生产废水通过含有树脂的吸附柱,得一次吸附液;所述树脂为弱碱性阴离子大孔吸附树脂;
(2)解吸:用解吸剂对步骤(1)中经过吸附的所述树脂进行解吸再生,所述解吸剂为极性有机溶剂;
(3)二次吸附:将所述一次吸附液,通过含有经所述步骤(2)解吸再生的树脂的吸附柱,得二次吸附液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间二乙基物生产废水的COD值为25000-40000mg/L;
和/或,步骤(1)中,所述的树脂为超高交联聚苯乙烯型,粒度范围为0.4~1.25mm内95%、比表面积≥1000m2/g;
和/或,步骤(1)中,所述的吸附柱的高径比为(3~10):1;
和/或,步骤(1)中,所述的间二乙基物生产废水,为间二乙基物生产得到的原水经压滤机压滤处理得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树脂为西安蓝晓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XDA-200、陕西蓝深特种树脂有限公司的LS-200和LS-106型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较佳地为西安蓝晓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XDA-200型树脂;
和/或,步骤(1)中,所述的吸附柱的高径比为(4~5):1;
和/或,步骤(1)中,所述的经压滤机压滤处理得到的间二乙基物生产废水,其中悬浮颗粒物为50ppm~150pp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间二乙基物生产废水的流速为1~2BV/h;
和/或,步骤(1)中,所述的间二乙基物生产废水与所述的树脂的体积比为(5~15):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间二乙基物生产废水的流速为1BV/h;
和/或,步骤(1)中,所述的间二乙基物生产废水与所述的树脂的体积比为5~10: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解吸剂为甲醇、乙醇、DMF和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和/或,步骤(2)中,所述解吸剂与所述的树脂的体积比为(0.5~2):1;
和/或,步骤(2)中,所述解吸剂的流速为0.5~2BV/h;
和/或,步骤(2)中,用洗脱水1置换出吸附柱内的废水,然后用所述的解吸剂对树脂进行解吸再生,再用洗脱水2置换出吸附柱内的解吸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解吸剂为甲醇和/或乙醇;
和/或,步骤(2)中,所述解吸剂与所述的树脂的体积比为1:1;
和/或,步骤(2)中,所述解吸剂的流速为1BV/h;
和/或,步骤(2)中,所述的洗脱水1与所述的树脂的体积比为(2~1):1;
和/或,步骤(2)中,所述的洗脱水1的流速为1~1.5BV/h;
和/或,步骤(2)中,所述的洗脱水2与所述的树脂的体积比为(2~1):1;
和/或,步骤(2)中,所述的洗脱水2的流速为1~1.5BV/h。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一次吸附液的流速为0.5~2BV/h;
和/或,步骤(3)中,经过二次吸附后的所述树脂不经过解吸,直接对所述的间二乙基物生产废水进行第二周期的一次吸附,然后再解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二次吸附液的流速为1BV/h。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如下步骤:采用三个相同的含所述树脂的吸附柱,两两串联进行一、二次吸附,剩余一根柱子在另两根柱子进行吸附的时候解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安诺其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上海安诺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营安诺其纺织材料有限公司;江苏安诺其化工有限公司;上海安诺其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安诺其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上海安诺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营安诺其纺织材料有限公司;江苏安诺其化工有限公司;上海安诺其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597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