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膨胀水壶的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7982.9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2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徐美玲;蔡青;周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4 | 分类号: | C08L23/14;C08L53/00;C08L23/06;C08K5/372;C08K5/526;C08K5/523;C08K5/5333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胡永宏 |
地址: | 402560 重庆市铜***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 膨胀水壶 制备 聚丙烯材料 聚乙烯 高耐热性 技术效果 复合材料 高刚性 高韧性 抗氧剂 汽车用 复配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膨胀水壶的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计,由以下组分制成:聚丙烯A 20~68%;聚丙烯B30~70%;聚乙烯1~20%;抗氧剂1~5%。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两种聚丙烯的复配,制备的复合材料不仅具有高刚性、高韧性、高耐热性;而且还具有透明性及尺寸稳定性等特点。可应用于汽车用膨胀水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膨胀水壶的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烯烃材料作为汽车领域应用最多的高分子材料,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聚烯烃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尤其是聚丙烯材料,由于其综合性能较好,是目前汽车行业中用量最大的一种聚烯烃材料。汽车用膨胀水壶属于发动机周边功能性部件,其工作环境温度较高,对产品性能要求同样比较高,因此对所用材料的材料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于通用内外饰用聚丙烯材料,膨胀水壶根据使用环境要求所用的聚丙烯材料需要具有高刚性、高韧性、高耐热性、透明性及尺寸稳定性等特点,常见的同规及间规共聚聚丙烯分子链结构规整性比较好,尺寸稳定性及透明性都难以满足要求,无规共聚聚丙烯由于分子结构存在无规分布的乙烯单体,改善了材料的透明性及尺寸稳定性,但是常见的无规共聚聚丙烯通常刚性及耐热性能偏低,难以满足使用要求。目前主要应用于此领域的聚丙烯材料主要是由石化公司可以通过特殊的聚合工艺合成,市场上同类的材料来源有限,原料成本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膨胀水壶的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膨胀水壶材料市场因垄断性从而成本居高不下的非平衡状态。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膨胀水壶的聚丙烯材料,按重量百分计,由以下组分制成:
所述聚丙烯A为无规共聚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为0.5~10g/10min。
所述聚丙烯B为间规或同规共聚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为0.5~10g/10min。
所述聚乙烯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及高密度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抗氧剂包括主抗氧剂和辅抗氧剂,主抗氧剂选用受阻酚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辅抗氧剂选用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主抗氧剂选自1010、3114和DSTP中的一种或几种;辅抗氧剂选自618和168中的一种或两种。
一种用于膨胀水壶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各组分;
2)将聚丙烯、聚乙烯和抗氧剂在高混机中混合1~3分钟,得到混合料;
3)将干燥后的混合原料置于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仓,经喂料螺杆加入到挤出机的主机筒内(螺杆直径35mm,长径比L/D=36),玻纤为侧喂料口加入,主机筒各分段的控制温度(从加料口到机头出口)为:185℃、190℃、195℃、195℃、195℃、195℃,主机转速为300转/分钟,经过熔融挤出、造粒、干燥处理等工序后得到产品。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两种聚丙烯的复配,制备的复合材料不仅具有高刚性、高韧性、高耐热性;而且还具有透明性及尺寸稳定性等特点。可应用于汽车用膨胀水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法进行具体说明,但不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79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