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凝并技术的微颗粒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8555.2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7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俞凝;俞辉;陈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017 | 分类号: | B03C3/017;B03C3/12;B03C3/41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林辉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板 微颗粒 电凝 钨丝 净化装置 空气气流 流动路径 弯曲延伸 异性电荷 上游 交变电场 交错布置 电场 跑道型 电离 交错 | ||
1.一种基于电凝并技术的微颗粒净化装置,包括用于使得通过的微颗粒带上异性电荷的预荷装置(1)、以及用于产生交变电场而使得带有异性电荷的微颗粒互相碰撞后凝并的电凝并装置(4),在空气气流的流动路径上,所述预荷装置(1)位于电凝并装置(4)的上游,所述预荷装置(1)包括预荷极板(12)和钨丝(13),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荷极板(12)包括第一极板(121)和第二极板(122),在空气气流流动路径上,所述第一极板(121)位于第二极板(122)的上游,所述第一极板(121)的两侧朝向下游弯曲延伸,所述第二极板(122)的两侧朝向上游弯曲延伸,并且所述第一极板(121)和第二极板(122)相对地交错布置,所述第一极板(121)和第二极板(122)交错的空间内均设置有所述钨丝(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凝并技术的微颗粒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板(121)包括长条形的第一极板主体(1211)和分别从第一极板主体(12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向远离第一极板主体(1211)的方向、逐渐朝向下游弯曲延伸的第一极板翼部(1212);所述第二极板(122)包括长条形的第二极板主体(1221)和分别从第二极板主体(122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向远离第二极板主体(1221)的方向、逐渐朝向上游弯曲延伸的第二极板翼部(12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凝并技术的微颗粒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钨丝(13)设置在所述第一极板(121)的第一极板翼部(1212)和相对应的第二极板(122)的第二极板翼部(122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凝并技术的微颗粒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极板翼部(1212)呈圆弧状,每个第二极板翼部(1222)呈圆弧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电凝并技术的微颗粒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板(121)的第一极板翼部(1212)的圆心和相对应的第二极板(122)的第二极板翼部(1222)的圆心重合,每个钨丝(13)设置在重合的圆心上,从而在所述第一极板(121)的第一极板翼部(1212)和相对应的第二极板(122)的第二极板翼部(1222)之间的空间内形成圆形的电离区域(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凝并技术的微颗粒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钨丝(13)包括分别用于连接到负高压的第一钨丝(132)和用于连接到正高压的第二钨丝(13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电凝并技术的微颗粒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钨丝(132)和第二钨丝(133)相间、并列地布置,所述预荷装置(1)还包括用于电连接到负高压的第一导电片(15)和用于电连接到正高压的第二导电片(16),所述第一导电片(15)与第一钨丝(132)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片(16)与第二钨丝(133)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电凝并技术的微颗粒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荷装置(1)还包括第一外框(11),所述预荷极板(12)和钨丝(13)设置在第一外框(11)内,所述第一外框(1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所述预荷极板(12)和钨丝(13)在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之间延伸,并且所述预荷极板(12)穿出第一外框(11)的第二侧壁(112)、通过第三导电片(14)而接地,所述钨丝(13)穿出第一外框(11)的第一侧壁(111)以便连接到高压电源。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电凝并技术的微颗粒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凝并装置(4)包括第三极板(42)、第四极板(43)、用于电连接到零线的第一触片(44)和用于电连接到火线的第二触片(45),所述第三极板(42)和第四极板(43)相邻、并列地布置,所述第一触片(44)与第三极板(42)电连接,所述第二触片(45)与第四极板(43)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电凝并技术的微颗粒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装置(2),在空气气流的流动路径上,所述收集装置(2)位于电凝并装置(4)的下游;所述预荷装置(1)、收集装置(2)和电凝并装置(4)外设置有外壳(3),所述外壳(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插口(31)、第二插口(32)和第三插口(33),所述外壳(3)的内侧壁上、与开设插口的一侧相邻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插口(31)对应的第一插槽(34)、与第二插口(32)对应的第二插槽(35)、以及与第三插口(33)对应的第三插槽(36),所述预荷装置(1)从第一插口(31)插入到第一插槽(34)内而与外壳(3)相对固定,所述电凝并装置(3)从第二插口(32)插入到第二插槽(35)内而与外壳(3)相对固定,所述收集装置(2)从第三插口(33)插入到第三插槽(36)内而与外壳(3)相对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855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电凝并技术的微颗粒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压静电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