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脚码钻孔治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9340.2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4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杨保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塔比诺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治具,具体涉及一种脚码钻孔治具。其治具主体为一体结构,形成有底面、侧面、顶面,所述底面、侧面、顶面围成了用于容纳脚码的容腔,侧面上设有确定脚码钻孔位置的导向孔,把脚码用螺丝固定在脚码容腔内的固定孔、底面上设有防止脚码变形的支撑台,顶面和底面上设有钻孔完毕后使脚码与治具方便脱离的取件口。该治具结构简单,使用该治具加工脚码,一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又能够增加钻孔的精确度,进而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治具,尤其涉及一种脚码钻孔治具。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脚码广泛应用于可靠固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部件,同时还具有拆卸方便的特点。为了实现这种效果就需要在脚码和被连接零件上进行钻孔,然后用螺栓、螺钉、铆钉等紧锢件连接.制作脚码的过程中,传统的钻孔方法是在零件上直接钻孔,这种方法要么要求操作人员在脚码上定位每一个孔的中心位置,然后再对每一个孔,进行钻孔作业,要么先定位一个孔的中心位置,钻一个孔,然后再定位下一个孔中心位置,再钻下一个孔,然后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所有的孔加工结束。零件上需要钻孔的数量越多,这种传统作业方式的弊端越明显,容易产生人为误操作,良品率低并且生产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脚码钻孔治具,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能够增加钻孔的精确度,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脚码钻孔治具,治具为一体结构,形成有底面、侧面、顶面、所述底面、侧面、顶面围成了用于容纳脚码的容腔,所述侧壁上设有确定脚码钻孔位置的导向孔,所述侧壁上还设有固定孔、所述底面上设有防止脚码变形的支撑台,所述容腔顶面、底面或者两者同时在边缘处设有钻孔完毕后使脚码与治具方便脱离的取件口。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底面上设有便于角码放入的导槽。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支撑台高出底面两个角码零件的壁厚。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固定孔内壁设有M8内螺纹。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主体外表面有防锈涂层。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主体外表面防锈涂层为防锈油。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并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够有效提高钻孔的工作效率,并且增加钻孔精确度,提高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脚码钻孔治具和待钻的孔脚码分离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把脚码装入脚码钻孔治具并且完成钻孔作业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治具主体1、固定螺丝2、容腔3、固定孔4、导向孔5、支撑台6、取件口7、角码8、导槽9。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脚码钻孔治具,治具为一体结构,形成有底面、侧面、顶面、底面、侧面、顶面围成了用于容纳脚码的容腔3,所述侧壁上设有确定脚码钻孔位置的导向孔,侧壁上还设有固定孔,所述底面上设有防止脚码变形的支撑台和使零件推入治具时省时省力的导槽,所述治具顶面、底面或者两者同时在边缘处设有一个取件口,钻孔完毕后能够允许通过此取件口,单独锁定角码,使脚码与治具方便脱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塔比诺机电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塔比诺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93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