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轴的能够径向移位的密封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0350.8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8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乔什·安德森;塔德·麦克布莱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凯孚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3204 | 分类号: | F16J15/3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沃律师事务所 11620 | 代理人: | 王继胜 |
地址: | 瑞典***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能够 径向 移位 密封 组件 | ||
1.一种密封组件,用于密封以下三者之间的环形空间:外构件的内周面;设置在所述外构件内的轴的外周面;和大致在所述外构件的内周面与所述轴的外周面之间延伸的径向止挡面,所述外构件具有孔,该孔具有中心线,所述轴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孔内,并且能够绕着中心轴线角移位或者能够沿着中心轴线直线移位,所述密封组件包括:
大致环形的密封主体,其具有第一轴向端、第二轴向端、内周面和外周面;和密封唇,其从所述密封主体的剩余部分大致沿径向向内延伸,并具有能够与所述轴的外周面密封接合的内周面,所述密封主体的尺寸被设计成使得在所述密封主体的外周面与所述外构件的内周面之间限定出余隙空间,并且被设计成使得所述密封主体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与所述轴接合,使得所述密封主体能够在所述轴相对于所述孔的中心线而言沿径向移位时在所述余隙空间内大致沿径向移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持件,其与所述外构件联接并具有径向表面;和
施力构件,其被构造成大致沿轴向朝向所述保持件的径向表面对所述密封主体施力,使得所述密封主体的第一轴向端与所述保持件的径向表面密封地接合,或者被构造成大致沿轴向朝向所述径向止挡面对所述密封主体施力,使得所述密封主体的第二轴向端与所述径向止挡面密封地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以下情况之一:
所述施力构件设置在所述径向止挡面与所述密封主体的第二轴向端之间的轴向间隙中,所述施力构件大致沿轴向朝向所述保持件的径向表面对所述密封主体施力,并且被构造成实质上密封所述轴向间隙;和
所述施力构件设置在所述保持件的径向表面与所述密封主体的第一轴向端之间的轴向间隙中,所述施力构件大致沿轴向朝向所述径向止挡面对所述密封主体施力,并且被构造成实质上密封所述轴向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包括:轴向部分,其与所述外构件联接;和径向部分,其从所述保持件的轴向部分大致沿径向向内延伸并且提供了所述径向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的轴向部分具有内周面和外周面,所述保持件的轴向部分的外周面能够与所述外构件的内周面摩擦接合,所述余隙空间被至少部分地限定在所述保持件的内周面与所述密封主体的外周面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的径向部分为第一径向部分,所述保持件还包括第二径向部分,所述第二径向部分从所述保持件的轴向部分大致沿径向向内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径向部分以及与所述密封主体的第二端在轴向上间隔开,所述施力构件被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密封主体的第二端与所述保持件的第二径向部分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构件包括具有大致圆形的轴向截面的大致环形的弹性体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主体的内周面的能够与所述轴的外周面接合的部分具有第一内径,所述密封唇具有第二内径,所述第一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内径且小于所述轴的外径,使得所述密封主体的内周面的所述部分和所述唇的密封面中的每一者以干涉配合的方式与所述轴的外周面接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主体包括:
外主体部分,其由第一材料形成,并具有从所述密封主体的第一轴向端沿轴向向内延伸且从所述密封主体的第二轴向端沿径向向内延伸的大致环形的容腔,所述外主体部分提供了所述密封主体的外周面、所述第二轴向端,所述第一轴向端的第一部分和所述密封主体的内周面的第一部分;和
内主体部分,其由第二材料形成,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外主体部分的容腔内,并且提供了所述密封唇、所述密封主体的第一轴向端的第二部分和所述密封主体的内周面的第二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凯孚公司,未经斯凯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035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