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濒危藏药材喜马拉雅紫茉莉的组织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2278.2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6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白玛玉珍;李淑萍;谭淑琼;欧珠;卫华;许娟妮;曾钰婷;祁驰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金宝 |
地址: | 850000 西藏自***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濒危 藏药 喜马拉雅 紫茉莉 组织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濒危藏药材喜马拉雅紫茉莉的组织培养方法,通过将选好的种子先后采用乙醇和HgCl2溶液进行消毒,再采用无菌水快速冲洗,得到无菌外植体在无菌条件下依次进行接种、培养诱导丛芽、生根培养、练苗移栽和定植,直至收获得到喜马拉雅紫茉莉药材。本发明所述组织培养方法,可以周年生产种苗,并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产量,可提前收获;本发明所述组织培养方法通过模拟高原地区喜马拉雅紫茉莉野生生态环境而获得,成本低,繁殖快,能够适应高原地区温差大、气温低、紫外线强的独特环境,并且育苗速度快,遗传性好,繁殖周期短,得到的喜马拉雅紫茉莉的品质远远优于现有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濒危藏药材喜马拉雅紫茉莉的组织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喜马拉雅紫茉莉系紫茉莉科植物,属最常用藏药材之一,产于各藏区。《晶珠本草》、《藏药晶镜本草》等藏药经典中记载喜马拉雅紫茉莉分三种:白喜马拉雅紫茉莉、红喜马拉雅紫茉莉、黑喜马拉雅紫茉莉,入药为白喜马拉雅紫茉莉。
喜马拉雅紫茉莉生长在海拔2900-3400m的上坡草丛、荒地边或灌丛林地,产于西藏东部及喜马拉雅山区,四川、云南也有分布。在我区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区,昌都、林芝、拉萨、山南等地区,经调查研究发现拉萨附近的堆龙、达孜,山南的措美为原生地。
喜马拉雅紫茉莉具有温肾、生肌、利尿、排石、干“黄水”之功效,同时还具有治疗胃寒、肾寒、下身寒、阳痿、浮肿、结石、腰痛、关节痛、“黄水”病等疾病的作用,也可用于消炎止痛、药浴。由于藏药产业化力度的加大,且喜马拉雅紫茉莉是以根入药,长期掠夺式采挖野生药材,已经导致原生环境遭到破坏,喜马拉雅紫茉莉野生资源已经处于极度匮乏状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国家相关部门将喜马拉雅紫茉莉列入了一级濒危藏药材行列。
现有方法一般为试管育苗,是经过外植体消毒、接种、调空温差和光照诱导试管苗、练苗、移栽、定植、采收等步骤,试管培养期需控制温差和光照时间,练苗移栽需遮荫处理,常规种植方式需要2-3年才能收获。上述种植方法的繁殖周期长,产量低,种苗繁育受季节限制。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周年生产种苗,并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产量,可提前收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育苗速度快、遗传性好、繁殖周期短的濒危藏药材喜马拉雅紫茉莉的组织培养方法。本发明所述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周年生产种苗,并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产量,可提前收获。本发明组织培养技术模拟高原地区喜马拉雅紫茉莉的野生生态环境而获得,成本低,繁殖快,适应高原地区温差大、气温低、紫外线强的独特环境,并且育苗速度快,遗传性好,繁殖周期短,得到喜马拉雅紫茉莉的品质远远优于现有技术。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濒危藏药材喜马拉雅紫茉莉的组织培养方法,步骤包括:
(1)选优质饱满种子,先用乙醇进行快速涮洗,再用HgCl2溶液进行消毒;
(2)将步骤(1)处理后的种子采用无菌水快速冲洗,再将种子表面水吸干,得到无菌外植体,待用;
(3)在无菌条件下,将步骤(2)所述无菌外植体接种到种子培养基上,暗培养种子发芽后,转接到丛芽培养基上,光照条件下培养诱导丛芽,形成丛芽;
(4)将所述丛芽转入生根培养基中,在光照条件下,得到生根试管苗;
(5)将所述生根试管苗经练苗移栽到基质中,培养成植株后,定植于野外,直至收获。
步骤(1)中,所述乙醇为体积浓度为60~80%。
所述乙醇为体积浓度为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未经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22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精叶片的离体再生培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视植物组织胚芽的培养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