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化硅板加工用夹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2546.0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0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周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高超 |
主分类号: | B28D7/04 | 分类号: | B28D7/04 |
代理公司: | 郑州铭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4 | 代理人: | 张万利 |
地址: | 45247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化硅 工用 夹紧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板加工用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通过第一连接杆均匀的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一夹板,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垂直固定设有梯形槽,梯形槽相对一侧的侧壁通过滚动轴承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表面垂直固定设有齿轮,梯形槽的侧壁固定设有卡槽,卡槽卡接有齿条,齿条与齿轮齿接,齿条远离卡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有三个第二夹板。本发明的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方便,能够根据不同碳化硅板的尺寸厚度进行夹紧,适用范围更广,使夹紧受力更均匀,避免对碳化硅板的破坏,使夹紧装置夹紧更牢固,避免意外脱落造成损失,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化硅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化硅板加工用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碳化硅是由美国人艾奇逊在1891年电熔金刚石实验时,在实验室偶然发现的一种碳化物,当时误认为是金刚石的混合体,碳化硅又名金刚砂,是用石英砂、石油焦、木屑等原料通过电阻炉高温炼制而成,碳化硅在大自然也存在罕见的矿物,莫桑石,在当代C、N、B等非氧化物高技术耐火原料中,碳化硅为应用最广泛、最经济的一种,目前中国工业生产的碳化硅分为黑色碳化硅和绿色碳化硅两种,均为六方晶体。
碳化硅板加工前,需要将其切割分体成块状,现有技术对碳化硅板的夹紧方式主要是采用气缸夹紧,但是成本较高,受力分布不均,夹紧不均匀,而且夹板对于不同厚度的碳化硅板适用性不同,对于较厚的碳化硅板,往往会对其的夹紧产生一个斜向的力,容易破坏碳化硅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成本较高,而且夹板对于不同厚度的碳化硅板适用性不同,对于较厚的碳化硅板,往往会对其的夹紧产生一个斜向的力,容易破坏碳化硅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碳化硅板加工用夹紧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碳化硅板加工用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均匀的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垂直固定设有梯形槽,所述梯形槽相对一侧的侧壁通过通孔均固定设有滚动轴承,两个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伸出梯形槽外,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垂直固定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位于梯形槽内,所述梯形槽与滚动轴承所在侧壁相邻一侧的侧壁固定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卡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齿接,所述齿条远离卡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均匀的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二夹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对应齿条固定设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为中空结构且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延伸块相对一侧的侧壁对应设有螺孔。
优选的,所述齿条的表面设有多个与延伸块表面螺孔相对应的第一螺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表面对应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通过第二螺孔螺栓紧固。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伸出梯形槽外的一端设有空腔,且套接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靠近转动杆的一端与转动杆的空腔内均为正六边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一连接杆、第一夹板与第二固定板、第二连接杆、第二夹板均为一体冲压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化硅板加工用夹紧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碳化硅板加工用夹紧装置,通过旋转把手连接转动杆,转动旋转把手,旋转把手带动转动杆,转动杆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运动,实现对装置的上下移动,能够根据不同碳化硅板的尺寸厚度进行夹紧,适用范围更广,便于夹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高超,未经周高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25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