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阵列智能电压补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2558.3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5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潇潇;鞠振河;郭睿;刘莹;杨明;韩健;赵子青;赵音;张帅;冯欣;张晓亮;刘国超;王志喜;康薇薇;侯占武;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太阳能研究应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625 | 分类号: | G05F1/625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许宇来 |
地址: | 11013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阵列 智能 电压 补偿 | ||
1.一种光伏阵列智能电压补偿器,包括组串电压取样电路、PWM控制电压补偿电路、开关量输出控制电路、键盘电路、LCD显示屏电路和主控CPU电路,其特征在于组串电压取样电路的取样信号输出端口与主控CPU电路的取样信号输入端口相连,主控CPU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分别与PWM控制电压补偿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开关量输出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键盘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与主控CPU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LCD显示屏电路的信号传输端口分别与主控CPU电路的信号传输端口、LCD液晶显示屏的信号传输端口相连;所述键盘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与键盘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相连;
所述组串电压取样电路将各组串支路的输入和输出电压按比例取样,取样得到的模拟信号经过电压跟随电路后通过主控CPU内部的AD转换模块变为数字信号;
所述PWM控制电压补偿电路为升压斩波电路,根据PWM波形的占空比调节输出电压,PWM信号由主控CPU内部的PWM模块输出;
所述开关量输出控制电路为由主控CPU的IO口输出开关量控制信号,经过光耦隔离后控制中间继电器,从而控制组串支路的工作模式;
所述升压斩波电路包括电感L1~L3、二极管D1~D3、电阻R1~R6、场效应管Q1~Q3、电容C1~C3、TLP250F芯片U3~U5;
所述主控CPU采用PIC18F6520芯片U1;
U1的3脚通过电阻R1与U3的2脚相连,U3的3脚接地,U3的8脚接电源V,U3的6脚分别与U3的7脚、电阻R2一端相连,电阻R2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相连,场效应管Q1的源极分别与AGND端、电容C1一端相连,电容C1另一端分别与Uo1端、二极管D1的阴极、继电器K1的常开开关一端相连,继电器K1的常开开关另一端分别与Ui1端、电感L1一端相连,电感L1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1的阳极、场效应管Q1的漏极相连;
U1的6脚通过电阻R3与U4的2脚相连,U4的3脚接地,U4的8脚接电源V,U4的6脚分别与U4的7脚、电阻R4一端相连,电阻R4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2的栅极相连,场效应管Q2的源极分别与AGND端、电容C2一端相连,电容C2另一端分别与Uo2端、二极管D2的阴极、继电器K2的常开开关一端相连,继电器K2的常开开关另一端分别与Ui2端、电感L2一端相连,电感L2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2的阳极、场效应管Q2的漏极相连;
U1的8脚通过电阻R5与U5的2脚相连,U5的3脚接地,U5的8脚接电源V,U5的6脚分别与U5的7脚、电阻R6一端相连,电阻R6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3的栅极相连,场效应管Q3的源极分别与AGND端、电容C3一端相连,电容C3另一端分别与Uo3端、二极管D3的阴极、继电器K3的常开开关一端相连,继电器K3的常开开关另一端分别与Ui3端、电感L3一端相连,电感L3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3的阳极、场效应管Q3的漏极相连;
所述开关量输出控制电路包括TLP521-4芯片U2、继电器K1~K3、电阻R7~R9,U1的46、47、48脚分别与U2的6、4、2脚对应相连,U2的1脚通过电阻R7与电源VCC相连,U2的3脚通过电阻R8与电源VCC相连,U2的5脚通过电阻R9与电源VCC相连;
U2的16、14、12脚均与电源V相连,U2的15、13、11脚分别与继电器K1控制端一端、继电器K2控制端一端、继电器K3控制端一端相连,继电器K1控制端另一端、继电器K2控制端另一端、继电器K3控制端另一端接AGND端;
所述组串电压取样电路包括电阻R10~R21、AD8541芯片CA1~CA6,电阻R10一端与Ui1端相连,电阻R10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1一端、CA1的3脚相连,电阻R11另一端接AGND端相连,CA1的2脚分别与CA1的6脚、U1的24脚相连;
电阻R14一端与Ui2端相连,电阻R14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5一端、CA3的3脚相连,电阻R15另一端接AGND端相连,CA3的2脚分别与CA3的6脚、U1的22脚相连;
电阻R18一端与Ui3端相连,电阻R18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9一端、CA5的3脚相连,电阻R19另一端接AGND端相连,CA5的2脚分别与CA5的6脚、U1的18脚相连;
电阻R12一端与Uo1端相连,电阻R12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3一端、CA2的3脚相连,电阻R13另一端接AGND端相连,CA2的2脚分别与CA2的6脚、U1的23脚相连;
电阻R16一端与Uo2端相连,电阻R16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7一端、CA4的3脚相连,电阻R17另一端接AGND端相连,CA4的2脚分别与CA4的6脚、U1的21脚相连;
电阻R20一端与Uo3端相连,电阻R20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1一端、CA6的3脚相连,电阻R21另一端接AGND端相连,CA6的2脚分别与CA6的6脚、U1的17脚相连;
该电压补偿器的工作原理为:
步骤1)开始工作时,先用键盘设定系统初始参数,包括巡检间隔时间、PI调节参数、电压补偿阈值Uth1、Uth2;
步骤2)闭合K1,打开K2~Kn,这时只有第一路光伏组串输出功率,采集第一路组串的电压值Ui1;
步骤3)按照步骤2)依次采集各支路单独工作时的电压值Ui1~Uin,选取其中最大值作为参照值Upref;
步骤4)将各组串支路的电压值Ui与Upref进行比较,对于符合(Upref—Ui)Uth1的支路闭合对应的中间继电器Ki,使电压补偿电路不工作,减少功率损耗;
步骤5)对于不符合(Upref—Ui)Uth1的支路打开对应的中间继电器Ki,启动电压补偿功能,将该组串支路的电压Ui与Upref进行比较,以Upref为控制目标进行PI调节,比较后得到的调节量转变为占空比为α的PWM方波信号驱动场效应管Qi,使Uo提升至Upref;Uo为经过电压补偿电路后的输出电压;
步骤6)采集Uout,计算Upref与Uout的差值;Uout为与Ui1~Uin对应的输出端的并联输出电压;
步骤7)如果差值大于Uth2,则表示仍有支路需要补偿电压,回到步骤2)重新执行;步骤8)如果差值小于Uth2,则表示阵列的各支路电压已恢复到正常状态,进入定时巡检状态,每隔巡检间隔时间检测Upref与Uout的差值是否大于阈值Uth2,如果大于阈值Uth2回到步骤2)重新执行;如果小于阈值Uth2重复执行步骤8);
使用时,将补偿器串接到光伏组串与下一级设备之间即可,各组串的输出端接入补偿器Ui1端、Ui2端、Ui3端;补偿器的输出端Uout端为汇流后的光伏阵列输出端,对各组串进行电压补偿后并汇流得到的光伏阵列的总输出功率,连接光伏并网逆变器、离网逆变器、充放电控制器;
所述键盘电路和LCD显示屏电路的功能是设置补偿器的控制参数,包括巡检间隔时间、PI调节参数和电压补偿阈值,并通过LCD屏在线查看各组串的工作状态和各参数的历史数据;
主控CPU电路诊断各组串的工作状态、进行电压补偿值的计算、进行实时闭环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太阳能研究应用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太阳能研究应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255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升高座安全带挂架
- 下一篇:复合型气溶胶灭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