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夫可特用于抑制或治疗胰腺癌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2781.8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62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周田彦;姚庆宇;姚烨;薛钧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58 | 分类号: | A61K31/5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0 | 代理人: | 苏爱华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胰腺癌 胰腺癌 胰腺癌生长 毒副作用 可药用 治疗 | ||
本发明涉及抑制或治疗胰腺癌的方案,制剂和用途,该方案包括使用有效量的地夫可特或其可药用的盐。本发明的治疗方案能显著抑制胰腺癌生长,降低胰腺癌的治疗成本和风险,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夫可特或其可药用的盐在治疗胰腺癌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癌症(Cancer)是全球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 Organization,WHO)最新统计,2015年约有880万例癌症相关死亡,占全球死亡人数的16%(参考自WHO官方网站http://www.who.int/features/factfiles/cancer/en/)。其中,胰腺癌是一种难于诊断和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是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最差的肿瘤之一,其确诊后往往已经处于晚期,其5年内生存率仅不足3%。
目前针对胰腺癌的治疗策略比较有限,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传统细胞毒化学药物治疗、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等,但研究进展非常有限,仅有不到20%的患者适合接受手术治疗,而多数患者在术后会因复发导致死亡,而传统化疗药物的响应率也不到10%。
地夫可特(Deflazacort,DFZ)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甾体类化合物,具有抗炎和抑制免疫等作用,其广泛应用于过敏、哮喘、炎症、自身免疫疾病、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抑制等疾病的治疗。DFZ是一种前药,口服给药后能够迅速吸收并在血浆酯酶的作用下代谢为其主要活性代谢产物21-羟基地夫可特(21-hydroxy deflazacort,21-OH DFZ)。在目前已有的研究中,尚无任何证据表明DFZ对胰腺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在研究胰腺癌的治疗过程中发现DFZ或其可药用的盐对胰腺癌的增长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且无明显药物毒性。
DFZ具有较高的抗炎和免疫抑制效能以及较好的耐受性,对机体的糖代谢、磷酸钙代谢、下丘脑功能影响很小,使得其在儿童和老人中广泛使用。2017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了DFZ应用于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参考自FDA官方网站https://www.fda.gov/NewsEvents/Newsroom/PressAnnouncements/ucm540945.htm)。然而,一直以来其在肿瘤方面的应用十分有限,特别是在胰腺癌中的应用未见报道。本发明人在研究初期,按照抗癌药研究的经典思路,先开展了体外细胞试验,结果显示DFZ对胰腺癌细胞几乎没有杀伤作用(见实施例1),却能够较好地抑制细胞在体外的集落形成(见实施例2)。在动物体内试验过程中,分别研究了DFZ在胰腺癌细胞系SW1990接种的移植瘤动物模型和人源肿瘤接种的动物模型中的抗肿瘤作用,意外地发现DFZ对胰腺癌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其作用甚至好于胰腺癌治疗中临床常用的化疗药物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且无明显药物毒性(见实施例3、4)。
考虑到DFZ对内分泌调控的潜在机制,本发明人还选取了与DFZ机制类似的药物他莫昔芬(Tamoxifen,TAM)和来曲唑(Letrozole)进行试验,结果发现,DFZ在胰腺癌中的药效明显优于TAM和LTZ(见实施例3、4)。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作为内分泌治疗药物,在其他具有类似机制的药物对胰腺癌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DFZ意外地能很好抑制胰腺癌的生长,且无明显药物毒性。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抑制胰腺癌且不产生明显毒副作用的治疗药物,包括有效量的地夫可特或其可药用的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27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