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缆管道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3980.0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4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徐春生;陶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市汇智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H02G9/04;H02G9/06;C09D4/00;C09D7/61;C09D7/63;B32B15/082;B32B15/09;B32B27/36;B32B27/30;B32B27/08;B32B3/24;B32B3/30;B32B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46001 安徽省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缆 管道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线缆管道,包括绝缘层、包裹在绝缘层外的屏蔽层、包裹在屏蔽层外的隔水层,所述绝缘层和屏蔽层之间还设有一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内开有若干空腔。本发明特别在绝缘层和刚性的屏蔽层之间增加一缓冲层,缓冲层内设有空腔,当绝缘层因温度变化发生膨胀或收缩时,空腔可以为管道内存留一定的形变空间,避免管道内部压力过大而导致屏蔽层、隔水层变形、崩裂,也可有效防止内压过高损伤线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具体涉及一种线缆管道。
背景技术
通信线缆在施工时,通常需要安装在管道内,以实现防水、绝缘等物理防护要求。现有的线缆管道一般包括橡胶的绝缘层、包裹在绝缘层外的屏蔽层以及较为坚硬且水密性高的隔水层。橡胶的绝缘层具有绝缘性能良好、价格低廉、质量轻盈的优点,但其热涨缩系数较高,在外界气温急剧变化时,容易发生大幅度的膨胀,可能导致具有刚性的屏蔽层、隔水层破裂,更有甚者导致管道内压过高而损坏线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平衡内压的线缆管道。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实现:一种线缆管道,包括绝缘层、包裹在绝缘层外的屏蔽层、包裹在屏蔽层外的隔水层,所述绝缘层和屏蔽层之间还设有一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内开有若干空腔。
本发明的屏蔽层、隔水层、绝缘层、缓冲层之间可选用市售的有机粘合剂粘合而成。本发明特别在绝缘层和刚性的屏蔽层之间增加一缓冲层,缓冲层优选具有一定弹性形变性能的材料实现,如工程塑料等;缓冲层内设有空腔,当绝缘层因温度变化发生膨胀或收缩时,空腔可以为管道内存留一定的形变空间,避免管道内部压力过大而导致屏蔽层、隔水层变形、崩裂,也可有效防止内压过高损伤线缆。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由第一缓冲层和包裹在第一缓冲层外的第二缓冲层构成;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外表面具有内凹的、圆形的弧面,弧面上开有多个同心的环状凹槽;所述第二缓冲层的内表面对应弧面的位置设有通气区,通气区开有若干通气通孔;所述弧面和通气区围合构成所述空腔。
本发明的缓冲层由第一缓冲层和包裹在第一缓冲层外的第二缓冲层构成,第一缓冲层的弧面可以使空腔成为顶部朝内的立体曲面,以应对主要来自管道内侧的压力,使空腔在管道内压下降有仍有恢复形状的能力,避免被压溃。而通气通孔则是在空腔受到极大压力的情况下,通过排放空腔的空气来避免管道破裂。少量的空气可排入屏蔽层与缓冲层的空隙。
进一步的,所述屏蔽层为金属层;所述屏蔽层的内表面开有沿轴向的凹槽。
由于管道一般较长,各个区域的温度不一致,因此本发明在屏蔽层内表面开有沿轴向的凹槽,连通全管道的各个区域;当局部区域温度过高,空腔被过度压缩,少量的空气通过通气通孔进去凹槽,可轴向转移到压力较低的区域,以避免屏蔽层的破裂。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外表面开有柱形的盲孔;所述第二缓冲层的内表面伸出有与盲孔位置对应的柱形凸块,柱形凸块插入所述盲孔中。
由于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相对独立,当空腔内压过大时,有可能导致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的分离、滑动。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本发明通过柱形凸块和盲孔的配合,固定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间的间隙填充有白乳胶。
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通过白乳胶粘合。可选用任意一种市售的白乳胶实现。
优选的,所述盲孔环绕所述弧面分布。
空腔周围的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结合强度最低,因此本发明将盲孔环绕所述弧面设置,以确保空腔形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为橡胶层;所述缓冲层为聚碳酸酯层;所述隔水层为PVC(聚氯乙烯)层。
绝缘层、缓冲层、隔水层可采用注塑成型管状后,逐层套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市汇智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安庆市汇智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39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分二式分动箱
- 下一篇: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拍照方法及其拍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