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报废车辆破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4150.X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7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涛;徐必勇;孙立;童小冬;王飞;黄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7/00 | 分类号: | B62D6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常莹莹 |
地址: | 21189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拆解 破拆装置 拆解工具 液压系统 报废 摆动幅度 拆解效率 电控系统 可旋转的 顺序连接 摆动座 动力源 可开合 压紧臂 大臂 二臂 启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报废车辆破拆装置,包括:拆解臂、分别设置与所述拆解臂两侧的多个压紧臂、为所述破拆装置提供动力源的液压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液压系统启停的电控系统;所述拆解臂由顺序连接的具有摆动幅度的摆动座、可旋转变幅的大臂、可旋转变幅的二臂、可旋转的拆解工具构成,所述拆解工具具有多个可开合的卡爪。本发明能够进行大批量地拆解操作,提高报废车辆的拆解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拆解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使用便捷、转场方便、功能多样、适应性广、安全可靠的报废车辆破拆机械手。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拥有车辆的数量正在以几何倍数的方式增长。而越来越多的老旧车辆正在面临报废,废旧车辆资源回收再利用的需求越来越多。
目前车辆拆解主要依靠的设备分为两类:一类主要是车辆4S店常用来做维修保养车辆所使用的,此类提升机构主要靠支撑或挟持车辆的四个轮子来提升车辆,或者用四个可伸缩的爪臂支持着车辆底盘下方。此类提升机对车体底盘无遮挡,可以很方便的让作业者对车辆底部进行维修、保养或拆解。但是这种车辆提升机构操作比较复杂,要求四个立柱分别调整并挟持车辆的四个轮子或轮毂后再提升,或者分别调整四个伸缩爪臂来可靠的支撑着车辆底盘下方,效率较低,不太适用批量作业场合,并且人员操作为仰视,导致工作强度较大。另一类是类似于叉车机构的提升机或提升翻转机。此类机构是靠两个悬臂梁支撑车体下方,车辆上方配置一套压紧装置对车辆进行挟持。这类提升机或提升翻转机用于拆卸、维修车辆的轮子、车桥还可以使用,而对于被设备叉臂遮挡的油箱、底盘电路、消音器及传动轴进行维修及拆解作业就非常困难了。
除此之外,类似利用以上提到的两种车辆提升机或提升翻转机进行拆解工作的共同缺点:拆解工作都需要人工或使用可持设备进行拆解。人员工作强度大、效率低。而对于报废车辆需要暴力拆解来说,人工拆解过于精细,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现在大规模的车辆报废。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报废车辆拆解效率低、不适合大批量拆解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报废车辆破拆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报废车辆破拆装置,包括:
拆解臂、分别设置与所述拆解臂两侧的多个压紧臂、为所述破拆装置提供动力源的液压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液压系统启停的电控系统;所述拆解臂由顺序连接的具有摆动幅度的摆动座、可旋转变幅的大臂、可旋转变幅的二臂、可旋转的拆解工具构成,所述拆解工具具有多个可开合的卡爪。
优选的,所述压紧臂的一端为与压紧臂基础座连接的旋转点,另一端为与车辆接触的加压点,所述加压点具有多个相互分离的接触面。
优选的,还包括:工作台,其具有拆解平台以及可伸缩的托架,所述托架为所述拆解平台的延伸平台;所述拆解臂、所述压紧臂、所述液压系统以及所述电控系统均位于所述拆解平台上。
优选的,摆动气缸与所述摆动座连接;大臂油缸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摆动座,另一端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大臂;二臂油缸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大臂,另一端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二臂;转锤油缸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二臂,另一端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拆解工具的基座;压紧臂油缸与所述压紧臂连接。
优选的,所述液压系统通过高压油管分别连接至所述摆动气缸、所述大臂油缸、所述二臂油缸、所述转锤油缸以及所述压紧臂油缸。
优选的,还包括遥控器,其通过无线传输或者通讯线缆所述液压系统连接。
有益效果:本发明使用大臂油缸动力上下运动的大臂、使用二臂油缸动力上下运动的二臂,使用转锤油缸转动的破拆工具,以及使用摆动油缸摆动的摆动座使得大臂、二臂、破拆工具在空间内自由运动,实现对报废车辆从各种角度进行夹取、挤压、撕扯等动作。并且本发明还使用压紧臂油缸动力进行压紧动作的压紧臂,用于在破拆报废车辆时,固定车辆不使其移动。因此,上述结构的破拆装置能够实现大批量的拆解动作,显著提高拆解报废车辆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41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侧门支撑梁支架
- 下一篇:共享单车智能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