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4516.3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2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海燕 |
主分类号: | B60L7/10 | 分类号: | B60L7/10;B60T13/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制动机构 制动 车轮驱动电机 制动能量回收 蓄电池 液压制动力 电动汽车 协调组件 刹车 充电 液压制动压力 运动方向相反 电机制动力 工作可靠性 机械结构 控制系统 升压模块 制动力 中活塞 减小 配合 协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方法,本控制系统包括:液压制动机构,以及与该液压制动机构相配合的制动协调组件;当刹车时,所述制动协调组件适于产生与液压制动机构中活塞的运动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同时将车轮驱动电机制动产生的电能通过一升压模块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本发明是利用刹车时车轮驱动电机M的反向制动力与液压制动力相协调,减小液压制动压力;同时给蓄电池E充电。本发明采用机械结构实现电机制动力与液压制动力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地、实时地进行协调配合调节,结构相对简单、成本大幅降低而且工作可靠性显著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制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节能环保的日益重视,电动汽车的使用逐渐增多。制动系统是汽车至关重要的系统之一。传统的汽车制动一般采用液压制动系统,其不能实现能量回收,而且制动片摩擦损耗较快。目前,电动汽车的制动系统,除有些采用传统的液压制动系统外,也有采用电制动与液压制动组合(或混合)的制动系统,其主要目的之一在于利用刹车时车轮驱动电机对电池进行充电,以实现能量的回收,节约能源。如公开号为CN1986272A、发明名称为“电动汽车组合制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的中国专利文献,即公开了一种通过传感器采集信号和单片机计算,相应控制比例阀输出液压制动力,以实现电制动与液压制动的组合;又如公开号为CN101913352A、发明名称为“电动汽车的协调制动控制方法”的中国专利文献,其仍需要通过信号采集和单片机计算等步骤以实现电制动与液压制动的协调配合;再如公开号为CN102310850A、发明名称为“可进行制动能量回收的电动汽车制动系统”的中国专利文献,仍然需要基于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的计算和控制。
上述现有技术中对于电动汽车的电制动与液压制动的控制方式大都利用集成控制器(或类似的单片机控制电路等)按照预先设定的控制逻辑、根据传感器的信号判断得出控制的时间、控制执行器工作的方式、控制的次数或频率等等参数,然而对相关执行器进行控制,其整个过程需要包括采集信号、判断、计算、执行等步骤,在此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延迟,不能实时根据电机制动力的大小实时地调节常规液压制动力的大小;而且,现有技术中的控制过程都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才控制执行器动作,当满足下一条件时再控制执行器进行下一步动作,其控制过程是间断的、不连续的;另外,其控制系统结构相对复杂,使用的电子元器件较多,成本较贵且工作可靠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制动能量回收方法,以实现对电动汽车制动能量的回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用制动能量回收方法,包括当刹车时,通过制动协调组件产生与液压制动机构中活塞的运动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并同时将车轮驱动电机制动产生的电能通过一升压模块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优选的,为了进一步实现在刹车时,启动制动协调组件;所述电动汽车用制动能量回收方法还包括:刹车组件,所述刹车组件内设有行程开关K;当刹车时,行程开关K触发,以产生所述作用力。
优选的,所述液压制动机构包括内设所述活塞的制动主缸,所述活塞通过活塞杆与刹车组件相连。
优选的,为了更好的使刹车组件配合制动协调组件工作;所述刹车组件包括:双面齿条滑块;所述制动协调组件包括:单面齿条滑块;所述双面齿条滑块的下端面通过传动齿轮组件与刹车踏板配合,其上端面与单面齿条滑块的下端面之间啮合一制动协调齿轮,该制动协调齿轮与所述活塞杆的末端相连;刹车时,刹车踏板通过传动齿轮组件控制双面齿条滑块带动制动协调齿轮转动,且该制动协调齿轮适于通过活塞杆带动液压制动机构对车轮毂产生制动;以及所述制动协调组件通过单面齿条滑块对制动协调齿轮产生作用力。
优选的,通过简单、可靠的电路结构产生所述作用力;所述制动协调组件还包括,电磁感应装置,该电池感应装置由所述行程开关K中的辅助开关控制;所述电磁感应装置适于当行程开关K触发后,辅助开关控制电磁感应装置得电,以产生所述作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海燕,未经朱海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45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