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触碰式红外感应导盲棍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4801.5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8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辛佳泳;何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3/06 | 分类号: | A61H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王素琴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触碰式 红外 感应 导盲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了一种非触碰式红外感应导盲棍。
背景技术
普通导盲棍是碰触式的,就是必须盲人持棍碰击到障碍物时,有障碍物的信息才能反馈给盲人。这样带来的不良后果有两方面:一是若障碍物是易碎饿的物品或是人,碰击会造成易碎物件的损伤或是他人的不满;二是若障碍物是粘性的或是具有损伤导盲棍甚至人体性质的话,碰击会对导盲棍甚至盲人造成伤害,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键垫向上顶起可告知使用者具体障碍物的方向,具有预警功能的非触碰式红外感应导盲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触碰式红外感应导盲棍,包括棍柄、设于棍柄底端的棍身和安装于棍身底端的棍腿,所述棍柄上开设有三个方向的腔槽,所述腔槽内装设有键垫,所述键垫底端装设有X架构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X架构设于棍柄内端,所述X架构底端设有连杆并通过传动连接,所述连杆底端设有联轴器并通过传动连接,所述联轴器底端设有微型电机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微型电机底端设有控制单元并与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一侧装设有供电单元并与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另一侧装设有警报装置并与其电性连接,所述棍腿内装设有红外感应芯片和设于红外感应芯片的三个方向的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感应芯片通过导线与红外传感器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棍腿由耐磨不锈钢铸造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单元为单片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供电单元为蓄电池。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警报装置为蜂鸣器。
采用上述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棍柄上开设有三个方向的腔槽,腔槽内装设有键垫,键垫底端装设有X架构并与其固定连接,X架构设于棍柄内端,X架构底端设有连杆并通过传动连接,连杆底端设有联轴器并通过传动连接,联轴器底端设有微型电机并与其固定连接,微型电机通过联轴器能够带动连杆向上顶起X架构和键垫,能够有效的告知使用者有障碍物;微型电机底端设有控制单元并与其电性连接,控制单元一侧装设有供电单元并与其电性连接,控制单元可有效的控制供电单元向三个方向当中有障碍物方向的微型电机进行供电进行传动,微型电机通过联轴器能够带动连杆向上顶起障碍物方向的X架构和键垫,进一步告知使用者具体障碍物的方向,控制单元另一侧装设有警报装置并与其电性连接,同时向警报装置发送指令其进行报警,进一步提高使用者的警觉度,棍腿内装设有红外感应芯片和设于红外感应芯片的三个方向的红外传感器,红外感应芯片通过导线与红外传感器相连接,红外感应芯片可将红外传感器接收到障碍物信号进行处理再传递给控制供电单元,进行有效的判断;棍腿由耐磨不锈钢铸造为一体成型结构,耐磨不锈钢铸强度高,耐磨性好,能够有效的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非触碰式红外感应导盲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使用时连接示意简图。
图中:1-棍柄,2-棍身,3-棍腿,4-腔槽,5-键垫,6-X架构,7-连杆,8-联轴器,9-微型电机,10-控制单元,11-供电单元,12-红外感应芯片,13-红外传感器,14-警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非触碰式红外感应导盲棍,包括棍柄1、设于棍柄底端的棍身2和安装于棍身底端的棍腿3,棍腿3由耐磨不锈钢铸造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棍柄1上开设有三个方向的腔槽4,所述腔槽4内装设有键垫5,所述键垫5底端装设有X架构6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X架构6设于棍柄1内端,所述X架构6底端设有连杆7并通过传动连接。
连杆7底端设有联轴器8并通过传动连接,所述联轴器8底端设有微型电机9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微型电机9底端设有控制单元10并与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10一侧装设有供电单元11并与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10另一侧装设有警报装置14并与其电性连接,所述棍腿3内装设有红外感应芯片12和设于红外感应芯片的三个方向的红外传感器13,所述红外感应芯片12通过导线与红外传感器13相连接。
控制单元10为单片机,所述供电单元11为蓄电池,所述警报装置14为蜂鸣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48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眼玻璃体切除术后用康复装置
- 下一篇:新型头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