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聚氯乙烯相变储热板材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5186.X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8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12 | 分类号: | C08J5/12;C09K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氯乙烯 氧化镁 共晶 水合 制备 复合相变储热材料 相变储热材料 板材基体 相变储热 原料制备 玄武岩纤维 氧化镁粉体 储热性能 复合粘结 力学性能 热压处理 混合机 交联剂 抗氧剂 润滑剂 碳酸钾 碳酸钠 消泡剂 芯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聚氯乙烯相变储热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碳酸钠和碳酸钾为原料制备水合共晶盐,然后以其与氧化镁为原料制备水合共晶盐/氧化镁复合相变储热材料,最后以氧化镁粉体为壳,以水合共晶盐/氧化镁复合相变储热材料为芯材,制备相变储热材料,将聚氯乙烯、玄武岩纤维、消泡剂、交联剂、抗氧剂、润滑剂在混合机中混合,然后热压处理,制得板材基体,将制得的板材基体与相变储热材料复合粘结,制得板材。本发明制得的板材力学性能优异储热性能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高性能聚氯乙烯相变储热板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相变储热体,是一种能够把过程余热、废热及太阳能吸收并储存起来,在需要时再把它释放出来的一种储热体。具有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改变其物理状态的能力。以固-液相变为例,在加热到熔化温度时,就产生从固态到液态的相变,熔化的过程中,相变储热体吸收并储存大量的潜热;当相变储热体冷却时,储存的热量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要散发到环境中去,进行从液态到固态的逆相变。在这两种相变过程中,所储存或释放的能量称为相变潜热。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时,材料自身的温度在相变完成前几乎维持不变,形成一个宽的温度平台,虽然温度不变,但吸收或释放的潜热却相当大。
目前,应用相变材料来制备储能材料的技术已有较快发展,但还存在着以下不足:(1)一般节能建筑领域应用的相变材料为有机相变材料,但有机相变材料的价格均在万元/吨以上,成本太高;(2)无机相变材料(如NaSO4·10H2O)具有很低的价格,约在1000元左右,但适用于建筑蓄能的无机相变材料均有过冷的特性,即出现当液态物质冷却到“凝固点”时并不结晶的现象。因此,降低无机相变材料的过冷度成为其适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3)被封装于囊材中的相变材料在相变时会产生液相,容易产生相变材料泄漏的问题,影响到相变材料储能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性能聚氯乙烯相变储热板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制得的板材不仅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且储热性能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性能聚氯乙烯相变储热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量碳酸钠和碳酸钾,将其与去离子水混合搅拌至固体溶解,然后、放于烘箱中烘干,研磨,制得水合共晶盐;
(2)称量水合共晶盐和氧化镁混合,并使用球磨机球磨处理,过筛,得到水合共晶盐/氧化镁复合相变储热材料;
(3)称量氧化镁,并向氧化镁中加入PVB溶液,研磨处理,烘干后研磨,制得氧化镁粉体;
(4)称量上述制得的氧化镁粉体,放入模具中,刮平,放入网状模具,在网状模具的大格子里放入步骤(2)制得的水合共晶盐/氧化镁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小格子里放入步骤(3)制得的氧化镁粉体,再一次刮平后取出网状模具,最后在上面加入氧化镁粉体,刮平后,采用压力机对模具加压制得压坯;
(5)将上述制得的压坯放在马弗炉内进行高温烧结,制得相变储热材料;
(6)将聚氯乙烯、玄武岩纤维、消泡剂、交联剂、抗氧剂、润滑剂在混合机中混合,然后热压处理,制得板材基体,将制得的板材基体与相变储热材料复合粘结,制得板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1)混合粉末中,所述碳酸钠、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0-55%、45-5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2)中,所述球磨的转速为200r/min,球磨时间为2h。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3)中,所述氧化镁与PVB溶液的质量比为1:2。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3)中,所述PVB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51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