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雕珐琅玻璃器及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5285.8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1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卓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卓见 |
主分类号: | B44C5/00 | 分类号: | B44C5/00;B44C1/20;B44C1/22;B44C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03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珐琅 玻璃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所提供的铜雕珐琅玻璃器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直接选用烧制好的珐琅玻璃片材,无需经过烧蓝工艺,彻底避免了传统珐琅器受炉体的限制,通过特有的置换工艺,将包镶珐琅玻璃器的铅锡装饰线置换为铜雕图案,巧妙的实现了器具由粗犷风格向精细风格的华丽变身;通过特有的置换工艺用铜掐丝图案来生成铜雕图案,这种生成铜雕图案方法,更方便后期图案的调整与修改,极大的节约了时间和铜料,并兼具了透光性,其特有的后处理工艺使铜雕图案具有精细立体的镜面效果,这种独特的工艺让人耳目一新,整个器具既有珐琅瓷的多彩,铜器的阳刚,玻璃器的灵透;本工艺操作相对操作简单更适合批量生产,可广泛应用于装饰灯具、屏风装饰画、首饰盒、摆件等装饰用具,这种独特工艺将具有很高的市场潜力与文化艺术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艺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珐琅玻璃器,还涉及一种珐琅玻璃器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各方面条件迅速得以改善,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正在被迅速加强;在现代装饰装潢中,传统装饰品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特别是中高端人群更加追求高品位的文化产品。
近时期,工艺珐琅器越来越被人们青睐,尤其是景泰蓝和蒂凡尼工艺表现尤为突出;景泰蓝是铜胎掐丝珐琅器是在铜胎体上经过掐丝、点蓝、高温烧制的釉下彩,它追求质感细腻的工笔效果,但景泰蓝在体形上受到炉体限制,且烧制工艺复杂、工期长、造价高昂;蒂凡尼是铅锡包镶珐琅玻璃器,经过对烧制好的珐琅玻璃进行切割、包边、手工铅锡焊接而成,它追求粗犷的油画艺术效果,珐琅玻璃是珐琅彩与玻璃粉混合烧制的釉下彩,它既有珐琅瓷多彩的颜色,又如玉般圆润,集瓷器、玉器、玻璃之美于一体的特性;蒂凡尼工艺相对于景泰蓝工艺来说更易操作,但是细小图案受到玻璃切割工艺的限制无法呈现,再有铅锡焊笔触较为粗犷,对于追求唯美精细的消费群体是一种硬伤;那么如果能找到一种两者优势结合的新工艺,制作出适合现代精细风格的珐琅玻璃器,那将是珐琅器领域的一场革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铜器、珐琅器的局限性,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相对简单、工艺考究、风格精细的铜雕珐琅玻璃器及制作方法,本发明通过特有的掐丝、置换、雕刻技法,将铅锡装饰线置换为特有的铜雕图案,使现有珐琅玻璃器巧妙的实现了由粗犷向精细的华丽变身;再有珐琅玻璃胎与特有的铜雕图案组合,相对于传统铜工艺,极大的减少了铜料的使用且兼具了照明的功能,这种独特的工艺让人耳目一新。
本发明专利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铜雕珐琅玻璃器,其本质是一种设置有铜雕图案的免烧珐琅玻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珐琅玻璃胎,铜边框,铅锡基线,铜雕图案,铜雕构件,其中珐琅玻璃胎设置有铅锡基线,边缘包镶有铜边框,铅锡基线上镶嵌有铜雕图案以及铜雕构件,其中铜雕图案是采用掐丝、置换、雕刻工艺生成,首先在铅锡基线上用铜圆线使用掐丝的技艺来生成铜掐丝图案,接着通过置换工艺将铜掐丝图案转换为掐丝平面体,而后辅以雕刻技法将掐丝平面体生成精细的铜雕图案,其中置换是主体,掐丝仅仅为置换提供母体,雕刻仅仅是对置换后图案的辅助修饰;可以通过设置铜雕构件来强化其铜器属性,其铜雕构件为平雕、浮雕、圆雕。
上述的铜雕珐琅玻璃器,其特征还包括如下制作步骤:
(1)生成珐琅玻璃胎,首先根据需要设计平面图;然后用包镶工艺制作出珐琅玻璃胎并在边缘焊接铜边框,同时生成铅锡基线,然后在珐琅玻璃胎表面描出图案细节部分;
(2)制作掐丝图案,在珐琅玻璃胎上焊接主铜基线辅铜基线,选用合适粗细的铜圆掐丝线,将主铜圆掐丝线用铅锡焊接在铅锡基线上,将辅铜圆掐丝线直接焊接到主铜圆掐丝线上,焊接的过程中形成加固铅锡线,最终通过主、辅铜圆掐丝线与铜边框构成了铜掐丝图案;
(3)进行置换工艺,先用角磨机打磨铜基线表面,使之形成平整一体的铜基线平面体;再使用电动角磨机将铜圆掐丝线逐步地水平磨去2/5,最终将铜掐丝图案转换成锡铜平面体;铜与锡在高温下表层会产生新的锡铜合金结构,使其表面硬度更高、光泽度更好、耐久性更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卓见,未经卓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52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范制匏器脱胎漆器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净化治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