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止泻冲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6974.0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6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司会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明珍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36 | 分类号: | A61K36/736;A61K9/14;A61P1/12 |
代理公司: | 郑州铭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4 | 代理人: | 李静雅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乌梅 冲剂 制备 止泻 补骨脂 红枣干 肉豆蔻 红枣 食用 无毒副作用 临床症状 舌淡苔白 温肾健脾 腰膝酸软 寒肢冷 脉沉细 重量份 固涩 目筛 去核 腹部 中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止泻冲剂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炒补骨脂30‑70份、肉豆蔻10‑40份、乌梅5‑20份、红枣5‑20份。制备方法为:将乌梅和红枣去核,于60‑80℃下烘4‑6h,得乌梅干和红枣干;按比例取炒补骨脂、肉豆蔻、乌梅干、红枣干,打粉,过100‑200目筛,混合均匀,包装为10g/袋。本发明采用常用中药为原料,制成的冲剂食用方法简单、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所得冲剂具有温肾健脾、固涩止泻的功效,对临床症状为:泄泻躲在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等证的患者尤为有效,适合该类患者长期食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保健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止泻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泄泻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综合征,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便质稀溏呈水样或完谷不化);可伴有呕吐、腹痛、发热、口渴、尿少等症。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中医辨证腹泻的方法为:(一) 辨病缓急:慢性泄泻发病缓慢,病程较长,迁延日久,每因饮食不当,劳倦过度而复发,常以脾虚证为主。或病久及肾,出现五更泄泻,腰膝怕冷,是命门火衰,脾肾同病,治疗则脾肾同治。(二)辨病轻重:一般泄泻,若脾胃不败,饮食如常,多属轻证,预后良好。若泄泻不能食,形体消瘦,泄下无度;或久泻滑脱不禁,致津伤液竭,则每有亡阴、亡阳之变,多属重证。“病洞泄不下食,脉急则死。” 可见能食与不能食,对于权衡泄泻的轻重有重要意义。(三) 辨病寒虚:凡病程较长,腹痛不甚,腹痛喜按,小便利,不渴,多属虚证。粪质清稀如水,腹痛喜温,畏寒胀冷,顽固不化,手足欠温,多属寒症。(四)辨兼挟症:泻而兼有恶寒自汗、发热头痛、脉浮者,为挟风寒;泄泻发生在炎夏酷暑季节,症见身热烦渴、头重自汗、脉濡数,为挟暑湿;泄泻而兼脘腹痞闷,嗳腐酸臭,为挟伤食。
泄泻的临床表现为:(一)消化道症状:常呈现腹泻、间断性腹部隐痛、腹胀、腹痛为本病主要表现。遇冷、进油(油食品)腻之物或遇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尤著。大便次数增加,日行几次或数十余次,肛门下坠,大便不爽。可兼见高热、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大便急迫如水或粘冻血便。(二)全身症状:呈慢性消耗症状,面色不华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四肢乏力,喜温怕冷。如在急性炎症期,除发热外,可见失水、酸中毒或休克出血表现。(三)体征方面:长期腹部不适或少腹部隐隐作痛,查体可见腹部、脐周或少腹部为主,有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甚则脱肛。 对于重症腹泻者需要通过药物治疗,而对于轻症者可通过日常饮食或相应保健品加以改善,目前市场上具有止泻功能的保健品不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原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药性温和、疗效确切,具有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功效的止泻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止泻冲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炒补骨脂30-70份、肉豆蔻10-40份、乌梅5-20份、红枣5-20份。
优选的,所述止泻冲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炒补骨脂50份、肉豆蔻25份、乌梅10份、红枣10份。
所述止泻冲剂的制备方法为:将乌梅和红枣去核,于60-80℃下烘4-6h,得乌梅干和红枣干;按比例取炒补骨脂、肉豆蔻、乌梅干、红枣干,打粉,过100-200目筛,混合均匀,包装为10g/袋。
食用时,每次1袋,热水冲泡,一日三次。
本发明中药药理作用如下:
炒补骨脂:辛、苦、温,归肾、脾经。具有温肾助阳、纳气、止泻的功效,用于治疗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等症。
肉豆蔻:辛、温,归脾、胃、大肠经。具有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等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明珍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明珍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69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