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以太网诊断通讯线和通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7078.6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8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均;郝书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元征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44237 | 代理人: | 官建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以 诊断 通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以太网诊断通讯线和通讯方法。
背景技术
在车上的1个称作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行车电脑)的计算机,控制着燃料的注射、点火和汽车的排放(间接的)。在ECU上运行的软件被叫做“固件”,因为它比普通的软件难改变。1个ECU可以通过改变它的固件在很多不同车上使用。实际上,1种类型的车可以通过更新固件来适应不同国家的排放规定。当车离开车厂后,升级固件也可以修复BUG和减少排放输出。
在汽车服务行业中,通过对ECU重编程,可以更改、校准系统运行参数,可以修复BUG和减少排放输出。但是各种不同的重编程需求和重编程车辆所必要的编程工具成为了维修工厂售后服务的沉重负担。
近些年来ECU重编程技术发展很快,未来也会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一些高端车的ECU已采用以太网技术/协议进行编程,极大的提高了通讯速度,提高了编程效率,以太网通讯编程技术会普及到大众化的车辆当中。
然而,已有的ECU编程设备几乎都是通过KWP(关键字协议)、CANBUS(控制器局域网总线)进行编程,编程速度低、时间长。因此,如何实现通过车辆以太网技术进行ECU编程,提高编程速度和编程效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用以太网诊断通讯线和通讯方法,能够使得ECU编程设备可以通过以太网协议对车辆ECU进行编程,大大提高编程速度和编程效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用以太网诊断通讯线,包括:
所述车用以太网诊断通讯线的一端设有与ECU编程设备连接的第一接口,另一端设有与车辆的ECU连接的第二接口;
在所述车用以太网诊断通讯线上、所述第一接口至所述第二接口之间还设有以太网集成电路和以太网变压器;所述以太网集成电路上预先烧录协议转换驱动程序,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一接口的编程信号转换为TCP/IP协议信号;所述以太网变压器用于将转换后的所述TCP/IP协议信号隔离,并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将所述TCP/IP协议信号输入至所述车辆的TCP/IP网络,以供所述车辆的ECU根据所述TCP/IP协议信号完成ECU编程。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口为USB接口或者MiniDB15接口。
可选地,所述第二接口为OBD接口。
可选地,所述车用以太网诊断通讯线还设有存储器。
可选地,所述车用以太网诊断通讯线还设有稳压器,用于为所述以太网集成电路提供稳定电源。
可选地,所述以太网集成电路为USB网卡驱动电路。
可选地,所述车用以太网诊断通讯线还设有晶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用以太网诊断通讯方法,所述车用以太网诊断通讯方法应用于一种车用以太网诊断通讯线,所述车用以太网诊断通讯线的一端设有与ECU编程设备连接的第一接口,另一端设有与车辆的ECU连接的第二接口,在所述车用以太网诊断通讯线上、所述第一接口至所述第二接口之间还设有以太网集成电路和以太网变压器,所述以太网集成电路上预先烧录协议转换驱动程序;
所述车用以太网诊断通讯方法包括:
所述车用以太网诊断通讯线通过所述第一接口获取所述ECU编程设备的编程信号;
所述车用以太网诊断通讯线通过所述以太网集成电路将所述编程信号转换为TCP/IP协议信号;
所述车用以太网诊断通讯线通过所述以太网变压器将转换后的所述TCP/IP协议信号隔离,并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将所述TCP/IP协议信号输入至所述车辆的TCP/IP网络,以供所述车辆的ECU根据所述TCP/IP协议信号完成ECU编程。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车用以太网诊断通讯方法的步骤。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元征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元征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70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