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放射性地球物理测量数据融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7720.0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58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必红;程纪星;刘祜;张儒亮;陈聪;吴国东;杨龙泉;田渴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5/00 | 分类号: | G01V5/0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闫兆梅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射性 地球物理 测量 数据 融合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铀矿勘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地球物理测量数据融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收集新、老放射性地球物理原始实测数据;步骤二:对新、老放射性地球物理原始实测数据按地质单元进行分类;步骤三:对新、老放射性地球物理原始实测数据进行预处理;步骤四:第一次误差分析;步骤五:线性修正;步骤六:第二次误差分析;步骤七:非线性修正;步骤八:第三次误差分析;步骤九:将修正后的新、老数据合并融合和网格化处理;步骤十:进行滤波分析处理、绘图。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不同年度或季度放射性实测的放射性地球物理数据整体的不一致性,实现了新、老放射性地球物理测量数据的无缝融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铀矿勘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地球物理测量数据融合方法。
背景技术
在铀矿勘查中,放射性地球物理测量主要包括伽马能谱测量、氡及其子体测量、β测量、中子测量、X荧光测量等等,其中伽马能谱测量中铀含量计算是利用氡子体特征能量峰计算获取,所以伽马能谱测量、氡及其子体测量所获得的铀含量和土壤氡浓度数据受氡的影响较大,氡主要指土壤或地层中所含222Rn,由于氡的季度性变化以及不同年度不同仪器校准等因素产生误差等原因,在进行不同年度或季度的铀含量或土壤氡数据处理时,往往涉及到不同年度或季度的数据的融合时整体的不一致性和不协调性,严重影响了数据成果图件的效果和解释。在现有的测量规范中,没有涉及到该方面的问题,也没有相应数据处理方法,因此,开展相关的数据融合方法研究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放射性地球物理测量数据融合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在不同年度或不同季度中放射性地球物理测量数据整体不一致性,实现放射性地球物理测量数据无缝融合。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放射性地球物理测量数据融合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收集新、老放射性地球物理原始实测数据;
步骤二:对新、老放射性地球物理原始实测数据按地质单元进行分类;
步骤三:对新、老放射性地球物理原始实测数据进行预处理;
步骤四:第一次误差分析;
步骤五:线性修正;
步骤六:第二次误差分析;
步骤七:非线性修正;
步骤八:第三次误差分析;
步骤九:将修正后的新、老数据合并融合和网格化处理;
步骤十:进行滤波分析处理、绘图。
如上所述步骤一:收集新、老放射性地球物理原始实测数据;包括:收集工作区不同年度或不同季度放射性地球物理原始实测数据,相对较早的测量数据记为老数据,将对较晚测量的数据记为新数据。
如上所述步骤二:对新、老放射性地球物理原始实测数据按地质单元进行分类,包括:将步骤一中经过预处理后的新、老放射性地球物理实测数据整理,分别形成含地理坐标和对应的放射性地球物理数据值的新、老二维空间散点数据文件,并将该数据按不同地质单元进行分类。
如上所述步骤三:对新、老放射性地球物理原始实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
针对步骤二中按不同地质单元分类的新、老放射性地球物理空间散点数据,进行预处理,剔除单点异常,然后进行常规的统计噪声的降噪处理,再开展逐步剔除异常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未经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77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面磁日变仪数据的自动收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快递违禁物品识别方法及安检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