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芽孢杆菌属菌株及其筛选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458433.1 申请日: 2017-12-28
公开(公告)号: CN108102963B 公开(公告)日: 2020-02-07
发明(设计)人: 周文文;汤曦;郑晓冬;张一鞠;刘姝妤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N1/02;A23L5/20;C12R1/07
代理公司: 33200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郑海峰
地址: 310058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降解 芽孢杆菌 芽孢杆菌属菌株 发酵培养液 保藏 筛选 应用 微生物菌种保藏 固体培养基 生长培养基 高效节能 管理中心 环境友好 菌株分类 菌株筛选 唯一碳源 摇床振荡 培养基 单菌落 降解率 脱毒剂 暗处 香豆 制备 接种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芽孢杆菌属菌株及其筛选和应用。该菌株分类命名为阿耶波多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DT,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CGMCC 14949。处理方法包括以香豆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进行菌株筛选和分离及16S rDNA鉴定;同时探究该菌发酵培养液对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作用。通过挑取固体培养基上阿耶波多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单菌落接种于50mL生长培养基中,30‑40℃的条件下摇床振荡12‑24h,将其发酵培养液与浓度为2μg/mL黄曲霉毒素B1于暗处反应3‑4d,可达到82.98%的降解率。本发明筛选的阿耶波多氏芽孢杆菌对黄曲霉毒素B1有明显的降解作用,且具有高效节能、环境友好等特点,可应用于相关黄曲霉毒素脱毒剂的制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菌种筛选技术及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株能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芽孢杆菌属菌株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黄曲霉毒素是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毒性最大的真菌毒素,其基本结构是双呋喃环和香豆素。它主要由黄曲霉、寄生曲霉等曲霉生成的次级杂环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是剧毒物质,具有极强的致癌性,长期摄入毒素在肝脏蓄积可引起肝癌,并引发其他器官如肾、肺、胃肠等癌变,在所有黄曲霉毒素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的毒性最强,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归为I级人类致癌物。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霉变的花生、谷物、果仁和大米中。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全世界每年谷物产量的25%受到霉菌毒素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其中AFBl污染最为严重为玉米,其次为稻谷和小麦。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最高允许浓度为15μg/kg,我国在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中,对黄曲霉毒素B1分别在花生、玉米、大米、植物油、豆类、发酵食品以及乳制品中的限量制定了明确规定。

降低或除去食品和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的方法主要集中在物理和化学方式。物理方法主要有光照、超声波和超高温等,但这些过程可能会受到温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造成食品中营养物质的破坏和损失。化学方法是添加一些物质来降解或破坏黄曲霉毒素,如添加氧化剂,铵解法和氢氧化钠法等,但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残留在食品中并且很难去除,因此常规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去除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存在效果不稳定、营养成分损失大、饲料适口性差、难以规模化生产等缺点,较难广泛用于生产实践。因此,需要来建立一种安全、高效、环保的控制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方法来弥补物理和化学去毒方法存在的诸多应用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降解和去除黄曲霉毒素B1的菌株和应用方法,来克服和替代现有脱毒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为去除黄曲霉毒素提供一种新型简单易行、高效节能、特异性强的微生物处理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以香豆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法对降解黄曲霉毒素B1菌株进行了筛选。

香豆素作为唯一碳源培养法:称取土壤样品加入到装有无菌生理盐水的三角瓶中,磁力搅拌振荡均匀制成悬液,将悬液转入离心管,并在3000-4000g下离心,取上清液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吸取适量稀释液涂布于香豆素固体培养基上,30-37℃下培养6-7d,待培养皿中长出菌落后,挑取单个菌落在香豆素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反复分离划线,并连续三代培养获得遗传稳定性的菌株,即为所述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芽孢杆菌属菌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84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