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获取猝灭校正的线性及放射性活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9432.9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6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艾艳;徐强;汪加龙;郭勇;高超;罗美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漫传感技术研究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T1/204 | 分类号: | G01T1/204;G01T1/178;G01T1/36;G01T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乐卫国 |
地址: | 201821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猝灭 校正 放射性活度 测量精度高 光电倍增管 软件设定 自动线性 三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猝灭校正的线性及放射性活度的方法,本发明的获取猝灭校正的线性的方法,利用三管符合的计数值NT和两管符合的计数值ND之比TDCR作为猝灭指数,由软件设定自动线性改变样品和光电倍增管之间的距离,得到多组猝灭指数TDCR和两管符合的计数值ND,建立猝灭校正的线性,通过计算,得到样品的放射性活度,操作简单方便,测量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辐射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建立猝灭校正的线性的方法、获取未知样品放射性活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液体闪烁计数一种通过液体闪烁探测器测定放射性活度的方法。把放射性溶液(样品)直接均匀混合于闪烁液中,样品在闪烁液中引起闪烁,把核辐射能转换成光子;探测光子的光电倍增管和前置放大器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初步放大;然后再对电信号进行甄别、再放大、分析、记录。
但是在该检测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液闪的猝灭。传统液闪的猝灭校正方法只对化学猝灭比较有效,当其它猝灭(比如样品不均匀)、或电子学猝灭发生时,测量将会存在误差甚至很大的误差,正因为如此,传统液闪要求猝灭校正标准源的制作包括化学成分、闪烁液种类、样品/闪烁液配比、样品瓶种类等等也必须严格与待测样品完全一致,并且要求光学系统及电子学系统与刻度猝灭标准曲线时测量结果才比较可靠,而这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是很难做到的,标准样品与未知样品的存在样品瓶之间的厚度、透光性能和标准样品与内标准样品的取样猝灭类型难于保证无误差。正因为以上原因,即便非常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使用液闪进行测量时,也会碰到测量结果不可靠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效率高的建立猝灭校正的线性的方法和获取未知样品放射性活度的方法。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液闪猝灭引起的测量误差大,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建立猝灭校正的线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三个光电倍增管对称放置的液闪计数器进行计数,分别得到三管符合的计数值NT,以及两管符合的计数值ND,NT与ND的计数值之比定义为TDCR值;
B、通过坚直传送台朝一个直线方向改变样品和光电倍增管之间的距离,获取N组三管符合的计数值NT和两管符合的计数值ND,通过计算得到对应的N组猝灭指数TDCR值;其中,N为≥3的自然数;
C、根据获取的多组猝灭指数TDCR值和两管符合的计数值ND,建立横坐标为TDCR值、纵坐标为两管符合的计数值ND的猝灭校正点阵图,将所有的点通过线性拟合得到一根所述所有的点与其偏差距离最小的直线,该直线即为猝灭校正的线性。
优选的,在步骤C中,所述N为3≤N≤6的自然数。
一种获取未知样品放射性活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调整好未知样品和光电倍增管之间的距离,获取未知样品在该距离对应的三管符合的计数值NT,以及两管符合的计数值ND;采用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建立猝灭校正的线性的方法建立猝灭校正的线性;
B、利用该猝灭校正的线性,计算当猝灭指数TDCR值为100%,对应的两管符合的计数值ND,从而得到未知样品的放射性活度的DPM值。
一种液体闪烁谱仪,包括收集装置,传送装置,数据获取模块和测量腔室;所述收集装置用于盛放样品;数据获取模块包括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安装于测量腔室内;传送装置包括水平传送台和坚直传送台,收集装置安装于坚直传送台上,水平传送台能够带动坚直传送台水平位移,将收集装置平移至测量腔室的下方;坚直传送台垂直连接于水平传送台上,坚直传送台能够带动收集装置垂直移动,通过改变样品和光电倍增管之间的距离,获取不同猝灭程度的样品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漫传感技术研究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漫传感技术研究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94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