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幕墙整体式横梁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0065.4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4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龙升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B2/96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翟丹丹 |
地址: | 214105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梁 玻璃幕墙 横梁主体 固定部 横梁结构 转接 整体式 转接臂 玻璃幕墙体系 安全性能 安装方便 多向调节 工作效率 三维调节 竖直向上 下方位置 紧固 幕墙 挂钩 灵活 延伸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幕墙整体式横梁结构,包括:横梁主体,横梁主体包括至少三个横梁固定部,横梁固定部形成在横梁主体下方位置,横梁主体还具有一个横梁转接部,横梁转接部置于横梁固定部上方,包括有至少三个横梁转接臂,横梁转接臂沿着横梁固定部的端面竖直向上延伸,每个横梁转接臂的端部具有一个转接挂钩。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玻璃幕墙整体式横梁结构安装方便、灵活,加快了安装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能够保证连接的紧固性能,能够有效增强幕墙整体结构的安全性能,实现玻璃幕墙的多向调节,实现了玻璃幕墙体系的三维调节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幕墙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玻璃幕墙整体式横梁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师的建筑设计理念也不断提升,建筑物越来越像高层、高档、多功能方向发展,在城市建设中,为了使建筑物的外表更加美观,通常都会在建筑物的外表面上设置装饰幕墙。幕墙是装饰装饰建筑物外墙的外围护结构,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悬挂墙,其已成为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
幕墙主要是由结构框架和镶嵌板材组成,不承担主体结构载荷。现有的幕墙主要由玻璃幕墙、石材幕墙、陶土板幕墙以及金属合金幕墙等,其中玻璃幕墙由于具有通透性强,装饰效果美观等优点而被大量选用。
现有技术中,玻璃幕墙在安装过程中步骤繁琐,严重影响安装效率,且无法保证整体结构的安全和多向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玻璃幕墙整体式横梁结构,安装方便、灵活,加快了安装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能够保证连接的紧固性能,能够有效增强幕墙整体结构的安全性能,实现玻璃幕墙的多向调节,实现了玻璃幕墙体系的三维调节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玻璃幕墙整体式横梁结构,包括:横梁主体,横梁主体包括至少三个横梁固定部,横梁固定部形成在横梁主体下方位置,横梁主体还具有一个横梁转接部,横梁转接部置于横梁固定部上方,包括有至少三个横梁转接臂,横梁转接臂沿着横梁固定部的端面竖直向上延伸,每个横梁转接臂的端部具有一个转接挂钩。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横梁固定部分别为第一横梁固定部、第二横梁固定部和第三横梁固定部,第一横梁固定部、第二横梁固定部和第三横梁固定部之间平行设置。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横梁固定部和第二横梁固定部的内表面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孔,第三横梁固定部的内表面设有至少四个安装孔,横梁主体通过横梁固定部内表面的安装孔与玻璃幕墙实现可拆装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横梁固定部的外表面还设置有限位卡槽,限位卡槽的开口宽度大于玻璃幕墙的厚度。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转接挂钩分别为第一转接挂钩、第二转接挂钩和第三转接挂钩,三个转接挂钩的顶端部均具有一凸起。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转接挂钩和第三转接挂钩的开口朝向横梁主体的右侧,第二转接挂钩的开口朝向横梁主体的左侧。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横梁主体为闭腔式铝合金横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玻璃幕墙整体式横梁结构安装方便、灵活,加快了安装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能够保证连接的紧固性能,能够有效增强幕墙整体结构的安全性能,实现玻璃幕墙的多向调节,实现了玻璃幕墙体系的三维调节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龙升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龙升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00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