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虹膜追踪的机车乘务员防作弊饮酒检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0183.5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7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冯献华;艾彬;寅宝宝;尹俊磊;李新生;杨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畅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3/044;G01N33/9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韩天宝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虹膜 系统主板 饮酒 追踪 虹膜识别模块 触摸显示屏 防作弊 指纹仪 机车 摄像头 安全管理 机车运用 人机交互 身份识别 指纹登记 终止检测 重新登记 检测 吹气 身份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基于虹膜追踪的机车乘务员防作弊饮酒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测酒模块、虹膜识别模块、摄像头、指纹仪、系统主板和触摸显示屏。所述触摸显示屏与系统主板相连,实现人机交互和操作;所述虹膜识别模块与系统主板连接,提供基于虹膜的身份识别,以及实现虹膜的追踪;所述指纹仪模块与系统主板相连,用于指纹登记。本发明针对乘务上岗测酒过程中人为替吹情况的发生,在吹气测酒的同时追踪已识别的虹膜,当出现人离开,或更换为其他人的虹膜时,终止检测,需重新登记识别确认身份才能测酒。该系统有效保证乘务员无饮酒出、退勤,提升机车运用安全管理的水平,降低责任事故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虹膜追踪的机车乘务员防作弊饮酒检测方法及系统,属于火车司机安全值乘监控领域。
背景技术
机车乘务员在铁路安全运输中肩负着重大责任,机车乘务员的工作状态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因此机车乘务员的工作状态保证和监督环节越来越受到铁路运输部门领导的关注和重视。其中机车乘务员的酒后驾驶问题是引起较大安全事故的重大隐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其后果相当严重,轻则导致铁路运输中断,重则导致列车线路等运输设施损坏乃至人员伤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
饮酒检测系统的应用可以避免酒后驾驶的现象,需要乘务人员上岗前通过饮酒检测系统的检测,具体需要乘务人员向检测系统吹气,检测系统定量获取待测人员肺部气体,若被检人员饮酒,则检测系统的反应装置会与所述气体中的酒精反应,形成电势差,最终被检测系统侦测到。但随着饮酒检测设备的应用,逐渐出现有乘务员饮酒后为了逃避检测,让他人替吹气测酒的现象,而普通的饮酒检测设备都不具备防作弊的功能,只能靠增加人员的监督来实现防作弊,而人员监督依然存在疏忽和包庇,无法杜绝酒后操纵机车的隐患还浪费了一定的人力物力。
公布号为CN 104834910A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机车乘务员防作弊饮酒检测装置和方法。该方法基于面部识别技术,在酒精检测过程中不断识别被测者面部,当发现被测者面部换为他人面部时,中止酒精检测。上述方案一定程度上杜绝了酒精检测中替测等作弊情况。但是上述方案需要通过面部识别不断确认被测者身份信息,因此依赖一个庞大的、预先建立的面部数据库,并需要不断比对;识别比对的算法复杂,且基于面部的识别比对出错概率会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基于虹膜追踪的机车乘务员防作弊饮酒检测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在检测饮酒时,无法杜绝代替测酒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包括: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虹膜追踪的防作弊饮酒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方案:
方法方案一,在确认身份的同时检测并持续追踪被测者虹膜,在被测者虹膜被追踪过程中完成吹气酒精检测;在完成吹气酒精检测前若出现已被检测到的虹膜离开或变更,则酒精检测失败。
本方案在确定被测者身份的同时检测被测者的虹膜,已确认身份的被测者的虹膜作为目标虹膜在整个饮酒检测过程中持续进行跟踪,判断是否能一直跟踪到目标虹膜,若出现被跟踪的目标虹膜离开设定时间,则中断饮酒检测。通过上述过程,本发明实现了对饮酒检测过程中作弊现象的检测,杜绝了乘务员在饮酒检测过程中他人替检的情况,特别适用于在铁路机务段外、驻点外或行车途中机车乘务员出返勤时的饮酒检测过程。从源头上卡控机车乘务员饮酒开车行为。
本发明的方案在确认身份的同时检测并跟踪被测者虹膜,不需要不断识别比对并在数据库中锁定对应的身份信息,仅需跟踪确认身份时检测到的虹膜,保证上述虹膜不远离不更换即可,因此不需要依赖庞大的面部或虹膜数据库,也不需要执行复杂的识别算法,不易出现识别错误等问题。
方法方案二,在方法方案一的基础上,基于虹膜识别确认被测者身份。
采用虹膜识别追踪技术实现身份确认,虹膜识别技术是利用虹膜终身不变性和差异性的特点来识别身份的,出现认假和拒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畅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畅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01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