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极板水平电池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1079.8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6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何幸华;李政文;黎少伟;何可立;马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8 | 分类号: | H01M4/68;H01M4/66;H01M4/73;H01M10/12;H01M10/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岳兵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板 水平 电池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双极板水平电池的制备工艺,属于用于直接转变化学能为电能的方法或装置的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板栅上涂覆正、负极膏,形成双极板;(2)切割双极板并传送至第二传送带上;(3)贴膜棍在双极板表面贴膜;(4)准备检测部;(5)检测双极板上是否有褶皱;(6)压合薄膜;(7)叠放极板至压力框内;(8)灌酸、化成并充电检测。本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双极板上贴合的薄膜容易褶皱的问题,不仅容易检测到薄膜出现褶皱的情况,而且能够将褶皱拉直,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用于直接转变化学能为电能的方法或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平电池是通过将玻璃纤维等材质编制成布做板栅,再将正、负极膏分别涂覆在板栅两端,中间预留10mm左右长的隔离带用来涂覆耐酸、耐氧化且带憎水功能材料的保护层,进过烘干、干燥后,形成极板。在制作水平电池时,将极板水平放置,再将正负极板和隔板采用卧式组合起来,延缓极膏的脱落,避免电解液分层。
现有技术中,在制作水平电池时,先将正、负极膏在涂覆到板栅上,形成双极性极板(即双极板),由于正、负极膏呈流体状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现有技术中为了保护双极板,同时为了延缓极膏的脱落,会在极膏上贴覆一层保护薄膜,再经过压辊将保护薄膜与双极板压合,由于保护薄膜较薄,且极膏具有一定的粘附性,随着传送时长的增加,保护薄膜很容易出现褶皱的情况,不仅影响了极膏的保护,而且浪费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双极板水平电池的制备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双极板上贴合的薄膜容易褶皱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提供了双极板水平电池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编制好的板栅放置在第一传送带上传送,第一传送带上方的正、负极膏箱分别将正、负极膏涂覆在板栅表面,形成双极板;
(2)利用第一传送带上安装的切割刀将步骤(1)中的极板切割成若干个所需尺寸大小的双极板,在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末端安装有第二传送带;
(3)第二传送带上安装有粘贴板,控制电机带动第二传送带间歇性传送,将每两个切割后的双极板之间留有间隔,第二传送带上方设有贴膜棍,第二传送带在传送过程中,贴膜棍将薄膜贴覆在粘贴板上,并依次铺设、贴覆在后方的双极板上;
(4)第二传送带末端的传送轮上安装有磁性推块和电磁铁,磁性推块与电磁铁间安装有弹簧,靠近传送带末端处安装有检测部,包括充满气的气囊和连通气囊的毛细管,毛细管内注入有不透光的有色液体,毛细管的两侧安装有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电连接有用于控制电磁铁的开关;
(5)步骤(3)的双极板通过步骤(4)的检测部时,第二传送带处于间歇停止状态,检测部对双极板上的薄膜是否有褶皱进行检测,并消除褶皱;
(6)通过步骤(5)的检测后,利用压棍将薄膜进一步压合在双极板上,使用刀具将多余的薄膜切割并回收;
(7)将步骤(6)完成双极板传送至装配处,利用机械手将双极板按照双极性极板的正负极交错叠片,水平叠放在压力框内,并封装压力框,形成半成品电池;
(8)将步骤(7)的半成品电池固定在电池盒内,经灌酸、化成,形成最终成品电池。
上述工艺步骤(3)至(4)中的结构如下:第二传送带上安装有粘贴板,第二传送带上方设有贴膜棍,第二传送带末端的传送轮上安装有磁性推块和电磁铁,磁性推块与电磁铁间安装有弹簧,第二传送带传送末端的传送轮上开设有扇形滑槽,磁性推板滑动连接在扇形滑槽中,电磁铁与传送轮同轴连接,还包括检测部,检测部位于靠近传送带末端处,检测部包括充满气的气囊和连通气囊的毛细管,气囊周边安装有限位框,毛细管内注入有不透光的有色液体,毛细管的两侧安装有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电连接有用于控制电磁铁的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10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合金包覆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集流板、电池模组和供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