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刮刷面积更大的汽车雨刮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1285.9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2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刘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28 | 分类号: | B60S1/28;B60S1/32;B60S1/34 |
代理公司: | 重庆嘉禾共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0 | 代理人: | 李绪岩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刮 汽车雨刮器 移动块 刮刷 电机 第二空腔 第一空腔 滑动连接 安装槽 螺纹杆 滑轨 对称开设 转轴转动 螺纹孔 上螺纹 雨刮片 汽车 对称 视野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刮刷面积更大的汽车雨刮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安装槽和两个第一空腔,每个所述第一空腔内均设有第一电机,每个所述安装槽内均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均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每个所述移动块上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雨刮骨,所述第一雨刮骨上开设有T型槽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第二电机,所述T型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雨刮骨,所述第二雨刮骨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电机上设有第二螺纹杆,每个所述第一雨刮骨上均对称设有两根第一雨刮片。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扩大汽车雨刮器的刮刷面积,增大了汽车驾驶员的视野范围,增强了汽车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刮刷面积更大的汽车雨刮器。
背景技术
汽车雨刮器作为汽车最基本的一种配件,其作用是汽车运行在雨雪天气时刮除汽车车窗挡风玻璃上的雨雪,同时,在必要时清洗汽车车窗挡风玻璃。汽车雨刮器对汽车车窗挡风玻璃的清洗效果将直接影响汽车驾驶员驾驶视野的清晰度和范围,进而影响安全驾驶。目前汽车雨刮器所刮刷汽车车窗玻璃的面积均为一个扇形或者两个部分面积重叠的扇形区域,汽车雨刮器刮刷面积均受到极大的限制,这也就意味着汽车驾驶员在一定时候,其视野范围受到极大限制,因此也就降低了汽车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雨刮器所刮刷汽车车窗玻璃的面积均为一个扇形或者两个部分面积重叠的扇形区域,汽车雨刮器刮刷面积均受到极大的限制,这也就意味着汽车驾驶员在一定时候,其视野范围受到极大限制,因此也就降低了汽车安全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刮刷面积更大的汽车雨刮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刮刷面积更大的汽车雨刮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安装槽和两个第一空腔,每个所述第一空腔内均设有第一电机,每个所述安装槽内均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均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每个所述移动块上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雨刮骨,所述第一雨刮骨上开设有T型槽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第二电机,所述T型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雨刮骨,所述第二雨刮骨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电机上设有第二螺纹杆,且第二螺纹杆的上端向上延伸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每个所述第一雨刮骨上均对称设有两根第一雨刮片,每个所述第二雨刮骨上均设有第二雨刮片。
优选地,每个所述安装槽内均设有限位杆,且移动块套设在限位杆上。
优选地,每根所述第一螺纹杆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均与安装槽的内壁之间通过滚针轴承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雨刮片和第二雨刮片远离第二雨刮骨的一面处于同一竖直面。
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一雨刮片和第二雨刮片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本发明中,将基座倾斜安装在汽车上,保证第一雨刮片和第二雨刮片和汽车车窗挡风玻璃接触,在使用时,打开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螺纹杆转动,则与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的移动块在滑轨上滑动,在移动杆滑动的同时,第二电机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二螺纹杆转动,由于第二螺纹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则带动第二雨刮骨在T型槽内滑动,以保证第一雨刮骨和第二雨刮骨转动的过程中不会超出汽车车窗挡风玻璃的范围,避免产生安全事故;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可受无线控制,相关的具体结构和通信原理为现有成熟的技术,在此不多赘述;移动块与第一雨刮骨之间的转轴转动相关的具体结构和通信原理为现有成熟的技术,在此不多赘述。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扩大汽车雨刮器的刮刷面积,增大了汽车驾驶员的视野范围,增强了汽车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刮刷面积更大的汽车雨刮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刮刷面积更大的汽车雨刮器中第二螺纹杆部分结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12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