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牙体预备倒凹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1387.0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3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谢理哲;赵桢祺;严斌;张淬锋;王林;胡轶宁;李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19/04 | 分类号: | A61C1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1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块 水平导杆 测量针 左臂 右臂 检测装置 牙体预备 定位块 通孔 弹性限位杆 连接定位块 操作空间 活动穿过 活动连接 一端连接 指示作用 定位针 连接件 所在处 限位杆 限位块 检测 翻制 后牙 墨迹 取模 受限 位块 牙体 预备 穿过 节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牙体预备倒凹检测装置,包括水平导杆、左臂、右臂、滑块、定位块、测量针和定位针,左臂的一端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滑块,左臂的另一端连接右臂的端部,右臂的另一端部连接定位块,定位块固定在水平导杆的一端,水平导杆的另一端活动穿过滑块,滑块的侧部设有限位块,限位块设有通孔,通孔内穿过测量针,滑块的顶板设有弹性限位杆和刚性限位杆;本发明无需取模翻制模型,节约时间,可快速地检测预备体是否存在倒凹,适用于任何牙位,且方便探至后牙等操作空间受限处。测量针上的墨迹可以检测到牙体上倒凹的所在处并标记,在继续备牙的过程中可起到指示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牙体预备倒凹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口腔修复科用全冠的方式修复牙体缺损或用桥体修复牙列缺损时,第一步需要将基牙制备成适合全冠或桥体就位的形态,该过程被称为牙体预备。为了保证全冠或桥体的顺利就位,基牙应该预备成上端小、下端大的圆锥台形态,不能存在倒凹。若预备后的牙体组织存在倒凹不仅会影响全冠的就位,还会使得牙体组织和全冠之间存在间隙。
目前检测倒凹主要是在牙科观测仪上观测翻制后的牙体阳模,该法费时费力,步骤繁琐。如中国专利申请CN 102475581 A公开了一种检测固定义齿基牙倒凹的方法,使用印模材料取一预备体的初印模,并用石膏翻制阳模,再将石膏模型放在牙科观测仪上检查有无倒凹,然后制作临时冠桥,当试戴临时冠桥时,根据其就位情况,再对基牙倒凹的有无作一次确认。
目前已报道有使用激光发射装置检测牙体组织倒凹的方法,但是由于口内操作空间有限,常会导致视野不清,此外,激光虽然可以检测出倒凹所在处,但无法标记需要磨除的牙体组织,对于倒凹的消除缺乏指示性。如中国专利CN 203016914 U公开的一种口内牙体倒凹观测仪,运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使激光发射器发射激光束来检测预备后牙体组织的倒凹。
上述问题是在牙体预备倒凹检测过程中应当予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牙体预备倒凹检测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牙科观测仪上观测翻制后的牙体阳模,该法费时费力,步骤繁琐;使用激光发射装置检测牙体组织倒凹的方法,但是由于口内操作空间有限,常会导致视野不清,且无法标记需要磨除的牙体组织,对于倒凹的消除缺乏指示性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牙体预备倒凹检测装置,包括水平导杆、左臂、右臂、滑块、定位块、测量针和定位针,左臂的一端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滑块,左臂的另一端连接右臂的端部,右臂的另一端部连接定位块,定位块固定在水平导杆的一端,水平导杆的另一端活动穿过滑块,滑块的侧部设有限位块,限位块设有通孔,通孔内穿过测量针,滑块的顶板设有弹性限位杆和刚性限位杆,弹性限位杆和刚性限位杆分别设于测量针的两侧,且弹性限位杆与定位块的距离小于刚性限位杆与定位块的距离,限位块的侧部设有锁定旋钮一,锁定旋钮一与通孔垂直设置,且锁定旋钮一穿入通孔内与测量针接触,定位块设有定位孔,定位针穿过定位孔,定位块的侧部设有锁定旋钮二,锁定旋钮二与定位孔垂直设置,且锁定旋钮二穿入定位孔内与定位针接触。
进一步地,连接件包括连接杆和连接环,连接环设于滑块上,连接杆设于左臂的端部,连接环内穿过连接杆。
进一步地,水平导杆的截面为方形。
进一步地,测量针与水平导杆形成92°夹角。
进一步地,测量针设有涂墨层。
进一步地,左臂和右臂的连接端设有扭簧,左臂设有左卡槽,右臂设有右卡槽,扭簧的一个扭臂抵触在左卡槽内,扭簧的另一扭臂抵触在右卡槽内,扭簧的扭圈内穿过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左卡槽的两侧,且转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右卡槽的两侧。
进一步地,左臂和右臂采用整体结构,左臂和右臂为采用一个钢片折弯形成的弹性V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未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13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牙科用洗唾器
- 下一篇:食蟹猴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的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