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型车车轮姿态调整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1751.3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1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贺兴柱;杨才峰;张树仁;闻达;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H17/267 | 分类号: | A63H17/2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11111 | 代理人: | 王虎,梁顺珍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型车 车轮 姿态 调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模型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型车车轮姿态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研发过程中不同尺寸的模型车的车轮位置不同,且连接的车轮尺寸也不同。需要针对不同车型设计车轮连接结构,现有的通用型连接机构只能在一到两个方向进行调节,适用性有限。并且在对模型车的评审需要模型车展现不同的姿态,这通常通过调整车轮姿态来实现。现有技术方案是通过预留安装点的机械方式来实现的,需要调整时将整车举升,拆下连接机构重新固定到新的位置,从而达到姿态调整的目的。
但现有技术方案针对不同车型适应性有限,并且汽车模型车轮姿态的每次调整,均需要对车轮机构重新拆卸和安装,此过程中必须将整车举升。过程繁琐,费时费力,而且严重影响评审的连续性和效果,对整个评审十分不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型车车轮姿态调整机构,其可以至少从三个方向对模型车的车轮姿态进行调整,而且每次调整无需重新拆卸安装调整机构,也无需将整车举升,简单方便,有助于节省人力和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内容具体如下:
一种模型车车轮姿态调整机构,包括可沿X轴方向移动的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且可沿Z轴方向移动的支架,设于所述支架上且可沿Y轴方向移动的车轮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有沿X轴方向延伸的沉头孔。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有可沿Z轴方向作伸缩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支架。优选地,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控系统,以及液压缸和/或直线电机;所述电控系统电性连接所述液压缸和/或直线电机。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沿Z轴方向延伸的导向柱,所述支架上设有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柱的导向座。
优选地,所述导向柱包括分别设置在底座左右两侧的左导向柱和右导向柱;所述导向座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架左右两侧的左导向座和右导向座;所述左导向柱和右导向柱分别对应滑动连接所述左导向座和右导向座。
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U形连接板;所述U形连接板的左端通过左转轴装置和左旋转装置连接所述左导向座,所述左转轴装置用于实现所述U形连接板的左端与左导向座的枢接,所述左旋转装置用于驱动所述U形连接板左端绕所述X轴方向转动;所述U形连接板的右端通过右转轴装置和右旋转装置连接所述右导向座,所述右转轴装置用于实现所述U形连接板的右端与右导向座的枢接,所述右旋转装置用于驱动所述U形连接板右端绕所述X轴方向转动。
优选地,所述左转轴装置包括沿X轴方向贯穿所述U形连接板左端的左枢接圆孔以及螺纹连接所述左枢接圆孔并紧压所述左导向座的左枢接螺钉;所述左旋转装置包括左旋转螺钉和沿Y轴方向延伸的左旋转条形孔;所述左旋转条形孔沿X轴方向贯穿所述U形连接板左端,所述左旋转螺钉螺纹连接所述左旋转条形孔;所述右转轴装置包括沿X轴方向贯穿所述U形连接板右端的右枢接圆孔以及螺纹连接所述右枢接圆孔并紧压所述右导向座的右枢接螺钉;所述右旋转装置包括右旋转螺钉和沿Y轴方向延伸的右旋转条形孔;所述右旋转条形孔贯穿所述U形连接板右端,所述右旋转螺钉螺纹连接所述右旋转条形孔。
优选地,U形连接板上还设有沿X轴方向延伸的条形槽,所述支架还包括基座,所述车轮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滑动连接所述条形槽。
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并沿Y方向延伸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沿周向套设有调节套筒,所述车轮连接部螺纹连接所述调节套筒。
优选地,所述车轮连接部包括车轮连接盘,所述车轮连接盘上设有若干个不同规格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与不同尺寸的轮辋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模型车车轮姿态调整机构,其可以在X轴、Y轴、Z轴、以及绕X轴这四个维度对模型车的车轮姿态进行调整,而且还可适应不同尺寸的轮辋,适应性较好,可以作为模型车车轮安装的通用机构进行使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车车轮姿态调整机构较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17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驱车辅助转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旋翼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