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2429.2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0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黄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51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孙纪泉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一排第一端子,间隔地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上。每个第一端子包括第一接触部、第一固定部和位于第一接触部和第一固定部之间的第一弹性臂部。所述一排第一端子包括多个第一接地端子和多个第一信号端子,在两个相邻的第一接地端子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信号端子。在本发明中,仅在接地端子和与其相邻的信号端子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者的弹性臂部分隔开的绝缘分隔肋,而在相邻的信号端子之间则没有设置用于将两者的弹性臂部分隔开的绝缘分隔肋,因此,可以增大端子宽度和端子间距的设计空间,使得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之间的容性耦合可以得到有效降低,从而能够有效抑制连接器的谐振,提升了连接器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输入输出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输入输出连接器(或称IO连接器)通常包括绝缘本体和保持在绝缘本体上的至少一排平行排列的端子。端子通常具有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固定部、位于其一端的焊接脚、位于其另一端的接触部、位于固定部和焊接脚之间的连接部、以及位于固定部和接触部之间的弹性臂部。
在现有技术中,在绝缘本体上形成有凸起的绝缘分隔肋,相邻的两个端子的弹性臂部被绝缘分隔肋分隔开。这样,就可以实现端子的弹性臂部的隔离和定位,以避免端子的弹性臂部之间发生短路。但是,由于在端子的弹性臂部之间存在绝缘介质(绝缘分隔肋),因此,端子的宽度以及相邻端子之间的间距受到限制,制约了连接器性能的提升,特别是不利于抑制连接器的谐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一排第一端子,间隔地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上。每个第一端子包括第一接触部、第一固定部和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间的第一弹性臂部。所述一排第一端子包括多个第一接地端子和多个第一信号端子,在两个相邻的第一接地端子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信号端子。在任两个相邻的第一信号端子的第一弹性臂部之间没有设置凸起的绝缘分隔肋,即,在所述绝缘本体上没有形成用于将相邻的第一信号端子的第一弹性臂部分隔开的绝缘分隔肋;在每个第一接地端子的第一弹性臂部和与该第一接地端子相邻的第一信号端子的第一弹性臂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第一接地端子和第一信号端子的第一弹性臂部分隔开的第一绝缘分隔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两个相邻的第一接地端子之间设置有一对第一信号端子,所述一对第一信号端子为差分信号端子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位于所述一排第一端子的下方的、间隔地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上的一排第二端子,每个第二端子包括第二接触部、第二固定部和位于所述第二接触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的第二弹性臂部,所述一排第二端子包括多个第二接地端子和多个第二信号端子,在两个相邻的第二接地端子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信号端子。在任两个相邻的第二信号端子的第二弹性臂部之间没有设置凸起的绝缘分隔肋,即,在所述绝缘本体上没有形成用于将相邻的第二信号端子的第二弹性臂部分隔开的绝缘分隔肋;在每个第二接地端子的第二弹性臂部和与该第二接地端子相邻的第二信号端子的第二弹性臂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第二接地端子和第二信号端子的第二弹性臂部分隔开的第二绝缘分隔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两个相邻的第二接地端子之间设置有一对第二信号端子,所述一对第二信号端子为差分信号端子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每个第一端子还包括第一焊接脚和位于所述第一焊接脚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间的第一连接部;每个第二端子还包括第二焊接脚和位于所述第二焊接脚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的第二连接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24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