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局部高灵敏度涡流检测传感器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2769.5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3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明;林发炳;戴永红;胡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90 | 分类号: | G01N27/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8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局部 灵敏度 涡流 检测 传感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损检测装置及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局部高灵敏度涡流检测传感器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涡流检测技术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常用的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例如针对焊管表面缺陷检测,其中焊管的焊缝表面缺陷检测是检测中的重点工作,目前针对焊管检测,通常采用外穿过式涡流传感器扫查焊管表面缺陷,但现有的外穿过式涡流传感器由于灵敏度较低,无法满足针对焊缝的检测需求,实际检测中还需采用焊缝专用的面扫查探头对焊缝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局部高灵敏度涡流检测传感器及检测方法,解决现有检测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局部高灵敏度涡流检测传感器,包括涡流检测线圈、偏磁芯线圈缠绕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磁芯线圈缠绕骨架由一个磁芯条和一个线圈缠绕骨架组合而成,磁芯条的截面小于线圈缠绕骨架的截面,磁芯条纵向嵌入固定在线圈缠绕骨架偏离轴心一侧的周面上;所述涡流检测线圈周向缠绕固定在偏磁芯线圈缠绕骨架的外周面上。
一种局部高灵敏度涡流检测传感器的检测方法,采用上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涡流检测仪激励局部高灵敏度涡流检测传感器中的涡流检测线圈,涡流检测线圈激励产生交变磁场,磁芯条具有汇聚增强交变磁场的作用,由于磁芯位于涡流检测线圈内部一侧面,导致涡流检测线圈激励产生的交变磁场汇聚到以磁芯条为中心的一侧面局部范围,如此磁芯条所处的涡流检测线圈一侧面局部范围的交变磁场得到汇聚增强;实际检测中,将磁芯条所处的传感器部位对准被检测工件的检测部位进行扫查,以此提高该检测部位的检测灵敏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局部高灵敏度涡流检测传感器及检测方法,传感器采用偏磁芯设计,将磁芯条固定在涡流检测线圈内部的一侧面上,使得磁芯条所处的涡流检测线圈一侧面局部范围的交变磁场得到汇聚增强,以此可对被检测工件的重点部位,进行针对性的高灵敏度扫查,例如针对焊管检测,由于焊缝是重点检测部位,采用常用的穿过式涡流检测线圈时,由于灵敏度较低,焊缝缺陷信号通常淹没在信号中无法识别,而采用本发明的传感器,涡流检测线圈中的扫查焊缝部位的局部灵敏度提高,可以有效提高焊缝部位的缺陷检出能力。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一种局部高灵敏度涡流检测传感器及检测方法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传感器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传感器三维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传感器检测方法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传感器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传感器三维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传感器检测方法示意图。
图中,1.涡流检测线圈,2.偏磁芯线圈缠绕骨架,20.磁芯条,21线圈缠绕骨架,3.焊管,30.焊管焊缝。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一种内穿过式的局部高灵敏度涡流检测传感器,包括涡流检测线圈1、偏磁芯线圈缠绕骨架21,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磁芯线圈缠绕骨架21由一个磁芯条20和一个线圈缠绕骨架21组合而成,磁芯条20的截面小于线圈缠绕骨架21的截面,磁芯条20纵向嵌入固定在线圈缠绕骨架21偏离轴心一侧的周面上;所述涡流检测线圈1周向缠绕固定在偏磁芯线圈缠绕骨架21的外周面上。
实施例一,如图3所示,一种内穿过式的局部高灵敏度涡流检测传感器的检测方法,采用上述装置对焊管3的焊缝30内表面进行内穿过式扫查,其特征在于:涡流检测仪激励内穿过式局部高灵敏度涡流检测传感器中的涡流检测线圈1,涡流检测线圈1激励产生交变磁场,磁芯条20具有汇聚增强交变磁场的作用,由于磁芯位于涡流检测线圈1内部一侧面,导致涡流检测线圈1激励产生的交变磁场汇聚到以磁芯条20为中心的一侧面局部范围,如此磁芯条20所处的涡流检测线圈1一侧面局部范围的交变磁场得到汇聚增强;检测中,将磁芯条20所处的传感器部位对准焊管3的焊缝30部位内表面进行内穿扫查,以此提高该焊缝30检测部位的检测灵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27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