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耐火防干扰海工本安仪表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2958.2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4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胡士来;陈明华;田忠;李金连;陆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曙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28;H01B7/282;H01B7/29;H01B7/295;H01B1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张学彪 |
地址: | 225007***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总屏蔽层 线芯 总绕包层 防干扰 绝缘层 聚合物复合材料 磁性纳米颗粒 镀锡铜丝束绞 单元屏蔽层 导体 外护套层 依次设置 仪表电缆 阻燃耐火 引流线 绞合 环保阻燃材料 单元绕包层 电气性能 防火性能 结构稳定 绝缘性能 屏蔽效果 内护层 铠装层 耐热 阻燃 填充 老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耐火防干扰海工本安仪表电缆,包括相互绞合的三组线芯,在所述绞合的三组线芯外侧依次设置总绕包层、总屏蔽层、内护层、铠装层和外护套层;在所述总绕包层和总屏蔽层之间设置外引流线;在所述三组线芯与总绕包层之间设置填充;所述每组线芯均包括镀锡铜丝束绞导体,在所述镀锡铜丝束绞导体外侧依次设置绝缘层、单元屏蔽层和单元绕包层,在所述绝缘层和单元屏蔽层之间分别设置内引流线,所述外护套层采用性能优良的环保阻燃材料,所述总屏蔽层上涂有磁性纳米颗粒聚合物复合材料。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新颖,结构稳定,防火性能好,具有优良的耐热、耐老化、阻燃、绝缘性能及电气性能,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广泛的市场前景。本发明的总屏蔽层上设置有磁性纳米颗粒聚合物复合材料,可以大大提高总屏蔽层的屏蔽效果,防干扰效果大大增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阻燃耐火防干扰海工本安仪表电缆,。
背景技术
伴随着全球能源开采向海洋的转移,海洋油气工程方兴未艾。由于海洋油气工程中充斥易燃易爆油污和气体,为确保设备中电气信号传输的安全性,需要专门的本安仪表电缆与之配套。现有技术中,船舶及海洋工程使用的仪表电缆一般由多根分开设置,独立布线,这样占据的空间较大,电缆的保护薄弱,使用可靠性能差。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阻燃耐火防干扰海工本安仪表电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阻燃耐火防干扰海工本安仪表电缆。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阻燃耐火防干扰海工本安仪表电缆,包括相互绞合的三组线芯(1),在所述绞合的三组线芯(1)外侧依次设置总绕包层(2)、总屏蔽层(4)、内护层(5)、铠装层(6)和外护套层(7);在所述总绕包层(2)和总屏蔽层(4)之间设置外引流线(3);在所述三组线芯(1)与总绕包层(2)之间设置填充层(8);每组所述线芯(1)均包括镀锡铜丝束绞导体(9),在所述镀锡铜丝束绞导体(9)外侧依次设置绝缘层(10)、单元屏蔽层(12)和单元绕包层(13),在所述绝缘层(10)和单元屏蔽层(12)之间分别设置内引流线(11);所述外护套层(7)为环保阻燃材料;
所述环保阻燃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高密度聚乙烯50-70份、环氧改性聚氨酯20-35份、乙烯-丙烯酸镁离聚体3-9份、活性阻燃剂15-25份、抗氧化剂1-5份、润滑剂2-15份、抗紫外线剂3-10份;
所述环氧改性聚氨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聚醚多元醇30~45份、甲苯二异氰酸酯35~55份、四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15-25份、1,4-丁二醇8-12份、三羟甲基丙烷15-23份、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16-24份和2,3,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1~5份;
所述总屏蔽层(4)上涂有磁性纳米颗粒聚合物复合材料,所述磁性纳米颗粒聚合物复合材料由聚酰胺酸接枝金属磁性纳米颗粒制备而成;
所述聚酰胺酸由摩尔比为1:(0.9~1.2)的芳香四酸二酐和二胺化合物缩聚而成;
其中芳香四酸二酐为
其中二胺化合物为其中R3为
更进一步的,所述环保阻燃材料的原料的质量份数为:高密度聚乙烯65份、环氧改性聚氨酯22份、乙烯-丙烯酸镁离聚体5份、活性阻燃剂18份、抗氧化剂2份、润滑剂10份、抗紫外线剂4份;所述环氧改性聚氨酯由聚醚多元醇35份、甲苯二异氰酸酯40份、四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21份、1,4-丁二醇9份、三羟甲基丙烷18份、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21份和2,3,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3份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曙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曙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29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压输电电力电缆
- 下一篇:一种空芯水冷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