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呼吸内科用雾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3444.9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7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莹;李建超;刘琬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莹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雾化器结构 雾化器 操作旋钮 呼吸内科 显示灯 治疗液 活塞 呼吸软管 活动连接 机械开关 卡槽连接 电连接 防滑垫 固定块 断流 防滑 平行 截流 流出 把手 治疗 | ||
1.一种多功能呼吸内科用雾化器,其结构包括雾化器结构(1)、防滑垫(2)、操作旋钮(3)、显示灯(4)、呼吸软管(5)、把手(6)、固定块(7),所述显示灯(4)后端与雾化器结构(1)前端采用卡槽连接,所述操作旋钮(3)后端与雾化器结构(1)前端为活动连接,所述操作旋钮(3)内部与显示灯(4)内部为电连接,所述防滑垫(2)底部与雾化器结构(1)底部相互平行,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块(7)底部与雾化器结构(1)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把手(6)底部与雾化器结构(1)顶部垂直连接,所述呼吸软管(5)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呼吸软管(5)右端与雾化器结构(1)顶部采用密封连接,所述防滑垫(2)顶部与雾化器结构(1)底部相黏合,所述把手(6)底部与雾化器结构(1)顶部相焊接;
所述雾化器结构(1)由雾化喷头结构(101)、雾化动力结构(102)、电力开关(103)、机械开关(104)、外框架(105)组成,所述雾化喷头结构(101)左端与外框架(105)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所述雾化动力结构(102)顶部与外框架(105)内部顶端相贴合,所述电力开关(103)右端与外框架(105)左端相连接,所述机械开关(104)底部与外框架(105)内部底端相连接,所述把手(6)底部与外框架(105)顶部垂直连接,所述固定块(7)底部与外框架(105)顶部采用卡槽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呼吸内科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喷头结构(101)由连接座(1011)、雾化连接管(1012)、雾化器(1013)、连接管(1014)、铰链(1015)、箱门(1016)、密封块(1017)、梅花螺丝(1018)、储料箱(1019)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或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呼吸内科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011)中端与外框架(105)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雾化连接管(1012)下端与外框架(105)顶部相贯通,所述雾化连接管(1012)外壁与连接座(1011)内壁相贴合,所述雾化连接管(1012)底部右端与雾化器(1013)左端相黏合,所述储料箱(1019)顶部与雾化器(1013)底部左端通过连接管(1014)相连接,所述箱门(1016)顶部与外框架(105)左端通过铰链(1015)相连接,所述连接管(1014)下端左侧与密封块(1017)右端相黏合,所述梅花螺丝(1018)中端与箱门(1016)下端相贯通,所述梅花螺丝(1018)右端与外框架(105)左端为螺纹连接,所述储料箱(1019)左端与箱门(1016)右端相贴合,所述储料箱(1019)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储料箱(1019)后端与外框架(105)后端相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呼吸内科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动力结构(102)由滑动槽(1021)、活动块(1022)、连接杆(1023)、活塞(1024)、弹簧(1025)、钢丝绳(1026)、固定座(1027)、转盘(1028)、电机(1029)、T型连接板(10210)、第一组合齿轮(10211)、皮带(10212)、第二组合齿轮(10213)、连接短杆(10214)、直齿轮(10215)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或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呼吸内科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1022)底部与滑动槽(1021)内部相贴合,所述活动块(1022)右端与弹簧(1025)左端相焊接,所述活塞(1024)侧下端与活动块(1022)左端通过连接杆(1023)相连接,所述活动块(1022)右端与固定座(1027)右端通过钢丝绳(1026)相连接,所述转盘(1028)外壁与钢丝绳(1026)外壁采用卡槽连接,所述电机(1029)顶部与外框架(105)内部顶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029)右端与第一组合齿轮(10211)左端相啮合,所述第一组合齿轮(10211)外壁与第二组合齿轮(10213)外壁通过皮带(10212)相连接,所述第二组合齿轮(10213)左下端与直齿轮(10215)右上端采用直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连接短杆(10214)下端与直齿轮(10215)中端采用活动连接,所述T型连接板(10210)左端与转盘(1028)中端为机械连接,所述T型连接板(10210)右端与连接短杆(10214)左端采用卡槽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莹,未经张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344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