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景观与生态一体化停车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3733.9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6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朱祥明;李轶伦;张荣平;罗珩;茹雯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10 | 分类号: | E04H6/10;E01C11/22;E04H6/42;E01F9/669;E01F9/615;E01C9/00;A01G17/00;A01G22/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00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景观 生态 一体化 停车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园停车路面构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景观与生态一体化停车场。
背景技术
现有停车场多为混凝土硬质路面或硬质铺装路面,其普遍存在绿化缺乏和生态效益差的问题。
针对生态停车场已有不少研究,目前国内生态停车场主要涉及到停车场路面构造技术,一部分是对地表径流的收集和再利用,二是在原有传统的停车场路面构造层上增加植被层,增强停车场的绿量和生态效益。但是,目前的生态停车场的仅仅是对室外停车场的路面构造技术,由于室外停车场路面长期频繁使用,路面被碾压的频率较高,而导致路面表层植被覆盖后被频繁碾压而无法生长的问题,从而导致路面植被覆盖率较低。此外由于目前室外停车场,既想兼顾透水路面,又要兼顾车辆碾压强度,故在植被层下面采用了透水混凝土层,其实对于地表径流的吸收程度效果不理想,未能真正起到透水路面的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景观与生态一体化停车场,能够增强绿量,提升停车场景观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景观与生态一体化停车场,该停车场包括生态透水路面区和生态植被区,所述生态透水路面区分布在生态植被区的两侧,所述生态透水路面由下至上依次为素土夯实层、中级碎石垫层和砾石层,所述中级碎石垫层铺设在素土夯实层上,所述砾石层铺设在中级碎石垫层上,在所述砾石层上均匀划分有停车位,所述每个停车位上设有原木生态挡车器,所述生态植被区包括植草沟、碎砾石层、排水管,所述碎砾石层位于植草沟低洼区的下部,在所述碎砾石层中预留有排水管,碎砾石层的上部设有溢水口,在所述植草沟的两侧与砾石层之间均设有平侧石。
所述中级碎石垫层的厚度为300mm;砾石层的厚度为200mm,所述砾石的直径为15-30mm,增加透水路面的垂直渗透力。
所述砾石层上分布有植被层,所述植被层为自然碎石和种植土的混杂层,所述植被层的厚度为200mm。
所述原木生态挡车器为杉木桩,所述杉木桩的直径为150mm,所述杉木桩的两端均用金属条固定,在所述金属条表面涂覆有荧光粉,所述金属条的宽度为10cm、厚度为2mm。杉木桩起到挡车的作用,金属条表面涂抹荧光粉起到夜间提示的作用。
所述植草沟为V型结构,所述植草沟的坡度i为7.5%,有利于雨水地表径流的收集。
所述碎砾石层中砾石的直径为20-50mm,排水管的管径为150mm。
所述植草沟的湿润区种植芦苇、美人蕉和花叶芦竹。
所述植草沟的两侧区域种植乔木和草本植物。
所述乔木包括泡桐树、朴树、桑树;草本包括芒草、三叶草、向日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①本发明从整体到局部构造,从路面构造到植被设计,从景观风貌到生态效益一体化进行考虑,为系统生态化停车场,本发明为郊野公园用停车场,由于郊野公园使用频率不高,以周末和节假日使用为主,有效避免路面表面植被层被覆盖后被频繁碾压而无法生长的问题,延长了停车场的使用寿命,;②本发明中采用杉木替代传统不锈钢圆钢挡车器,并且在杉木两端用金属条固定,金属条上涂抹荧光粉,起到夜间提示性的作用;③本发明中植草沟的设置针对汽车尾气和汽油渍采取的植物净化生态措施,由于停车场主要污染物是石油,还有汽车轮胎残留物质(磷和氮)和金属(特别是汞和锌)沉淀到大气中。在停车场的边缘,用深根的多年生植物来降解任何可能从停车场流出的碳氢化合物。通过植物和相关媒介过滤掉表面一些结构中严重的污染物。总之,本发明生态透水路面的设计具有以下优点:收集地表径流,雨水资源再利用(浇灌);地面植被覆盖,增强绿量,提升停车场的景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1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37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锆交联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立体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