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房通风系统及其通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4737.9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1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宇;张贤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分公司;云南筑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07 | 分类号: | F24F7/007;F24F11/89;F24F11/64;F24F11/70;F24F13/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陈左;罗继元 |
地址: | 650228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房 通风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节能高效的机房通风系统及其通风方法,其中的机房通风系统包括进风机、排风机、吸热风管、控制器、温感探头以及外墙防雨帽;所述进风机设置于机房的下部,且连通外界和机房内部;所述排风机设置于机房的上部,所述排风机的排风端设置排风管且排风管伸出机房外部;所述外墙防雨帽设置于排风机排风管的端部;所述排风机进风端连接多根吸热风管,各吸热风管的进风端位于机房相应发热源的上方且接近发热源;所述温感探头设置于机房内发热源的上方且接近发热源;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进风机、排风机及温感探头电连接。本发明可有效降低能耗,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房温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房通风系统及其通风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针对通信机房的温控设备较多,主要是利用空调及各种通风系统来对室温进行调节。使用空调的弊病是能耗较高,使用传统通风系统,其过滤网的堵塞会直接影响通风效果,更换过滤网会造成维护成本过高的问题。现有通风系统技术采用粗滤网过滤同时自带清洁装置,但因网孔过大,导致进入室内灰尘较多,影响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转。也有用水帘除尘、静电除尘方法配合通风系统使用,但都因使用环境和条件的限制难以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机房通风系统及其通风方法。其针对发热源(发热点)的热量在扩散前就向室外进行有效吸排,避免发热源(发热点)产生的高温在房间内大面积扩散,同时再以进风单元作为辅助,既解决室内负压问题,又提高了通风降温的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机房通风系统,包括进风机、排风机、吸热风管、控制器、温感探头以及外墙防雨帽;所述进风机设置于机房的下部,且连通外界和机房内部;所述排风机设置于机房的上部,所述排风机的排风端设置排风管且排风管伸出机房外部;所述外墙防雨帽设置于排风机排风管的端部;所述排风机进风端连接多根吸热风管,各吸热风管的进风端位于机房相应发热源的上方且接近发热源;所述温感探头设置于机房内发热源的上方且接近发热源;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进风机、排风机及温感探头电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吸热风管的进风端位于发热源上方300㎜-400㎜处。
优选的是,所述温感探头布置在发热源上方5㎜处。
优选的是,所述排风机安装在机房距顶部400㎜-600㎜处;所述进风机安装在排风机对面墙体距地400㎜-500㎜处。
优选的是,所述进风机采用自洁进风机。
一种机房通风系统的通风方法,其采用如上所述的机房通风系统;该通风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启动控制器,根据机房温控要求设置排风机启动设定温度和进风机启动设定温度,进风机启动设定温度应大于排风机启动设定温度;当温感探头测量的温度大于排风机启动设定温度时,控制器启动排风机开始工作,若此期间温度持续上升达到进风机启动设定温度时,控制器启动进风机加快室内空气交换,进风机、排风机同时工作,直到温感探头测量的温度小于进风机启动设定温度时,控制器控制进风机停止工作,排风机仍处于工作状态;当温感探头测量的温度小于排风机启动设定温度时,排风机停止工作。
优选的是,所述进风机采用自洁进风机,自洁进风机每连续工作72小时或其滤网自洁除尘装置连续7天没有启动,则自动启动滤网自洁除尘装置运行一个周期。
优选的是,所述滤网自洁除尘装置的运转方式如下:停止进风机电机——延时40秒——进风机电机反转启动——延时10秒——滤网自洁除尘装置电机启动,并交替正反转进行除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有效解决了机房的温控问题,既简单、实用、节能,又能有效控制灰尘大量进入机房内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分公司;云南筑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分公司;云南筑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47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轮毂车加工用辅助升降机构
- 下一篇:一种微电网即插即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