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框体的焊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5340.1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5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韩善果;陈永城;蔡得涛;罗子艺;张宇鹏;易耀勇;郑世达;余陈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焊接技术研究所(广东省中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K9/16 | 分类号: | B23K9/16;B23K9/235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 44216 | 代理人: | 刘卉 |
地址: | 51065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弧 框体 脉冲焊接 焊接 动力电池模组 角焊缝 侧板 端板 冷金属过渡焊接 焊接热输入 端板背面 焊接过程 焊接模式 焊接效率 焊接性能 金属填充 温度限制 稳定金属 有效控制 单丝焊 共熔池 热输入 熔深 射流 优化 | ||
1.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框体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引导电弧和跟随电弧的双电弧焊接方式来完成框体侧板与框体端板的角焊缝焊接,且焊接过程中所述引导电弧和跟随电弧之间保持一定的夹角而使两者在框体侧板与框体端板的角焊缝处形成共熔池,其中所述引导电弧使用脉冲焊接模式,所述跟随电弧使用CMT冷金属过渡焊接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电池模组框体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导电弧的脉冲频率为200HZ,焊接电流为180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电池模组框体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跟随电弧的焊接电流为120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电池模组框体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导电弧和跟随电弧之间的夹角α为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电池模组框体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焊接过程中采用保护气罩对焊缝进行保护,且保护气体采用惰性的氩气或氦气,气流量为25L/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电池模组框体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焊接过程中采用的焊接速度为2.5m/min~4.0m/min,并控制框体端板背面的温度低于1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电池模组框体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框体侧板采用厚度为1.5mm~3.0mm的5083铝合金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电池模组框体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框体端板采用厚度为16mm的6063铝合金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焊接技术研究所(广东省中乌研究院),未经广东省焊接技术研究所(广东省中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53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