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氮型生物絮团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5411.8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9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袁永青;刘晶;黄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日日红水环境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02 | 分类号: | C12P1/02;C12P1/04;C12R1/145;C12R1/225;C12R1/01;C12R1/0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57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腐熟 酶解 称重 脱氮 絮团 生产工艺 农业有机废弃物 反应时间短 有机物原料 常压催化 二次污染 罐内气压 恒温状态 活性营养 密封处理 工艺流程 放入 耗能 恒压 水解 装罐 去除 废气 污染物 噪音 筛选 释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氮型生物絮团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流程:步骤1、配料称重:选取多种农业有机废弃物,经过多次筛选去除杂质后,按照比分进行称重配料。步骤2、装罐:将步骤1中获得的有机物原料放入酶解腐熟罐内,并对酶解腐熟罐进行密封处理,保持酶解腐熟罐内温度在恒温状态以及酶解腐熟罐内气压在恒压状态。本发明采用恒温常压催化水解技术,高效且专一;本发明可最大限度释放碳源单体活性营养元素;本发明的反应时间短,且不会产生噪音、废气、及其他污染物,避免二次污染的产生,最大限度保护营养成分;本发明无需复杂工艺流程,耗能少,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砂浆领域,具体为一种脱氮型生物絮团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生物絮团技术是指通过调控水体营养结构,利用多种糖类调节C/N比,配合益生菌,在最短时间内使益生菌占优势,从而抑制有害菌。益生菌通过降解转化养殖系统中的残饵、粪便等营养废物为可供浮游藻类繁殖利用的营养物质,达到变相肥水的目的。通过转化氮、磷等养殖自身污染物质成为菌体蛋白质,产生各种胞外产物和代谢物,为对虾提供可以重新摄取的营养来源,使养殖对虾对饲料氮素利用率提高接近1倍,同时还降低了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净化了水体,解决了养殖水体有害物质积累的问题。可在养殖系统中构建良好的池塘生态,进而使生态营养循环得以形成并有效运转,达到一个稳定平衡的养殖环境。在这样的良好养殖环境下,菌体蛋白质、各种胞外产物和代谢物与浮游动植物、营养盐、有机碎屑以及一些无机物质经生物絮凝形成团聚物即为生物絮团。前期菌体本身和生物絮团共同为虾苗提供最优质的天然饵料,可直接供虾食用,降低饵料系数,提高免疫力,并调控净化水质。
简单的说生物絮团有两个重要的功能,第一是生物絮团作为食物链的前端存在,为虾苗提供最优质的天然饵料,从而减少饵料浪费,降低饵料系数,提高养殖对虾的消化和免疫能力,抑制致病微生物的生长,进而降低生产成本。第二是生物絮团作为生物链的末端存在,可降解转化养殖系统残饵和粪便,降低池塘富营养化,促进氮吸收,加强水质稳定性,净化水质。
但现有的生物絮团的生产工艺的工艺流程复杂,反应时间较长,营养成分释放不彻底且营养成分流失严重,过程中还会产生噪音、废气、及其他污染物,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而且生产过程中耗能高,导致生产成本较高,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脱氮型生物絮团的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氮型生物絮团的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脱氮型生物絮团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流程:
步骤1、配料称重:选取多种农业有机废弃物,经过多次筛选去除杂质后,按照比分进行称重配料;
步骤2、装罐:将步骤1中获得的有机物原料放入酶解腐熟罐内,并对酶解腐熟罐进行密封处理,保持酶解腐熟罐内温度在恒温状态以及酶解腐熟罐内气压在恒压状态;
步骤3、酶解腐熟:向步骤2中封装有有机物原料的酶解腐熟罐内部加入催化剂,对其内部的原料进行酶解腐熟处理,将原有机物中的大分子碳源分解为小分子碳源。;
步骤4、发酵:将经过步骤3制得的培养基转移至发酵设备内,并使用接种工具从有益微生物菌原菌种中挑取少许菌体,接入到经酶解腐熟处理后的培养基上,对发酵设备内培养基进行微生物菌发酵处理;
步骤5、检测:对步骤4制得的培养基基体进行检测,取出适量的培养基基体放入事先放置有非离子型氨氮、亚硝酸盐及其它有害微生物的罐体内,观察其对非离子型氨氮、亚硝酸盐及其它有害微生物的分解转化率;
步骤6、下罐:对经步骤5检测合格的产品进行下罐;
步骤7、包装:对下罐后的脱氮型生物絮团成品进行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日日红水环境处理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日日红水环境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54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