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还原糖聚葡萄糖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5854.7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7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李克文;李发财;栾庆民;贾慧慧;肖玉婧;窦续同;熊小兰;徐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7/02 | 分类号: | C08B37/02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朱家富 |
地址: | 251200 山东省德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葡萄糖 还原糖 脱色 离子交换 粗液 柠檬酸 葡萄糖 加氢处理 聚合反应 配制料液 氢气 料液 氢压 山梨 水中 制备 溶解 浓缩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低还原糖聚葡萄糖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原料葡萄糖、山梨醇和柠檬酸混合,经聚合反应,制备聚葡萄糖;(2)将聚葡萄糖溶解于纯水中,配制料液;(3)将料液经脱色、离子交换,制得纯化后聚葡萄糖;(4)向纯化后聚葡萄糖中通入氢气,在pH7.5~8.0、氢压75~85kg/cm2、温度130~150℃的条件下,反应2~4小时,制得低还原糖聚葡萄糖粗液;(5)将低还原糖聚葡萄糖粗液经脱色、离子交换、浓缩、干燥,制得还原糖聚葡萄糖。本发明首次采用对纯化后的聚葡萄糖进行加氢处理步骤,显著降低了还原糖含量至0.5%以下,极大提升了产品的品质,扩大了产品的应用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还原糖聚葡萄糖的生产方法,属于聚葡萄糖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葡萄糖(Polydextrose)是一种由多个葡萄糖分子之间随机缩聚而成,主要以α-1,6糖苷键连接,难为人体消化吸收,热值小于1Kcal/g,远远低于蔗糖和脂肪。它是一种高活性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调整胃肠道微生态环境、通便、预防肠道疾病等生理功能。聚葡萄糖具有良好的保水性、低热量、类似脂肪的口感和质构等特点,不仅被用于低热量食品的代脂材料和膳食纤维填充剂,还广泛应用于冷冻食品和化妆品中防冻剂、水分保持剂,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功能性食品和药品添加剂。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2429148A(申请号201110358259.X)公开了一种高纯度分子量可控聚葡萄糖的制备方法,将干燥的葡萄糖、山梨醇、柠檬酸在低温真空条件下搅拌反应,然后入温水化料,调节pH值,采用超滤膜和纳滤膜进行分离,然后色谱分离,最后脱水浓缩,喷雾干燥得分子量为50000以下任何区间粉末产品。但目前如上述聚葡萄糖的还原糖含量在4-6%,影响了产品的应用领域。
中国专利文献CN1534046(申请号03126106.X)公开了一种聚葡萄糖生产工艺和生产装置,采用所述的工艺装置使得聚葡萄糖产品中的聚合物含量提高到90%以上,降低了还原糖的含量到4%以下,是从聚合反应角度的改进,但是还原糖含量依然偏高。
因此,提供一种低还原糖聚葡萄糖的生产方法是当下需要研究的热点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还原糖聚葡萄糖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低还原糖聚葡萄糖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原料葡萄糖、山梨醇和柠檬酸混合,经聚合反应,制备聚葡萄糖;
(2)将步骤(1)制得的聚葡萄糖溶解于纯水中,配制质量浓度40~45%的料液;
(3)将步骤(2)制备的料液经脱色、离子交换,制得纯化后聚葡萄糖;
(4)向步骤(3)制得的纯化后聚葡萄糖中通入氢气,在pH7.5~8.0、氢压75~85kg/cm2、温度130~150℃的条件下,反应2~4小时,制得低还原糖聚葡萄糖粗液;
(5)将步骤(4)制得的低还原糖聚葡萄糖粗液经脱色、离子交换、浓缩、干燥,制得还原糖聚葡萄糖。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葡萄糖为一水葡萄糖。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原料按如下比例混合,均为重量份:
一水葡萄糖86~90份,山梨醇9~11份,柠檬酸1份。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聚合反应条件为:真空度-0.08Mpa、温度170~180℃,搅拌反应2.2~3h。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3)或(5)中,脱色条件如下:脱色温度75~85℃,时间60~90分钟,采用湿碳脱色,湿碳加入量为脱色液体质量的3~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58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