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纹芯片检测和良品辨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6923.6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0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王海昌;陈松;姚燕杰;王凯;姜海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凯尔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7/14 | 分类号: | B65B57/14;B65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131 江苏省苏州市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良品 运载机构 封装机构 次品 底板上表面 检测 辨识装置 开盖机构 吸料机构 指纹芯片 测试座 支撑座 转盘座 卡扣 吸料 载具 封装 按压 底板 测试 一体化操作 载板下表面 电机安装 接触连接 内侧表面 平行设置 安装块 测试板 活动板 卡接部 钩部 滑块 扣接 丝杆 通孔 吸嘴 载板 转盘 嵌入 运载 自动化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指纹芯片检测和良品辨识装置,其包括底板、转盘座、转盘、若干测试载具、开盖机构和封装机构,所述转盘座、开盖机构和封装机构均固定安装于底板上表面,所述测试座嵌入载板的通孔内,所述测试板安装于载板下表面且位于测试座下方,所述卡扣的卡钩部用于与卡接部扣接,此活动板用于与测试载具卡扣的按压部接触连接,所述封装机构进一步包括吸料机构、良品运载机构和次品运载机构,所述良品运载机构和次品运载机构平行设置,所述支撑座安装于底板上表面,所述吸料电机安装于支撑座一端的内侧表面,所述吸嘴通过一安装块与套装于吸料丝杆上的滑块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吸料机构将检测后的产品按照良品次品分开运载后封装,实现检测封装的一体化操作,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器件测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指纹芯片检测和良品辨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信息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数字密码或九宫格密码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安全的要求。生物识别广泛应用于新一代的电子设备,而指纹具有的稳定性和唯一性使得指纹检测识别装置的应用非常广泛。
指纹芯片通常在出厂质检、回收品检查、使用性能检测等情况都需进行检测,通常情况下,需要人工进行逐一检测,然后将不良品挑拣出,再对良品进行封装。经过检测的芯片常以编带形式进行封装,常用的编带封装是以一条布有芯片贮格的载带配以芯片贮格上的熔封盖带构成,芯片在进行编带前通常需再次检测,以确保封装好的芯片均为合格品,由于芯片体积较小,因此如能以自动设备进行芯片检测并自动剔除不良品,将能有效提升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指纹芯片检测和良品辨识装置,该指纹芯片检测和良品辨识装置通过吸料机构将检测后的产品按照良品次品分开运载后封装,实现检测封装的一体化操作,自动化程度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指纹芯片检测和良品辨识装置,包括底板、转盘座、转盘、若干测试载具、开盖机构和封装机构,所述转盘座、开盖机构和封装机构均固定安装于底板上表面,所述转盘可转动的设置于转盘座上方,所述若干测试载具沿周向均匀设置于转盘上表面;
所述测试载具进一步包括PCB板、载板、测试板、测试座和压板,所述压板通过一安装柄与载板活动连接,所述测试座嵌入载板的通孔内,所述测试板安装于载板下表面且位于测试座下方,所述PCB板设置于载板下表面,所述压板一侧具有一缺口部,此缺口部内活动安装有一卡扣,所述载板一侧设置有一与卡扣对应的卡接部,此卡接部位于卡扣正下方,所述卡扣通过一转轴活动安装于压板的缺口部内且卡扣可绕转轴旋转,所述卡扣进一步包括卡钩部和按压部,所述卡扣的卡钩部用于与卡接部扣接;
所述开盖机构由安装板、气缸和活动板组成,所述气缸通过所述安装板安装于底板上表面且位于转盘一侧,所述活动板通过一连接块与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此活动板用于与测试载具卡扣的按压部接触连接;
所述封装机构进一步包括吸料机构、良品运载机构和次品运载机构,所述良品运载机构和次品运载机构平行设置,所述吸料机构与良品运载机构和次品运载机构垂直设置且位于良品运载机构和次品运载机构上方,所述吸料机构进一步包括支撑座、吸料电机、吸料丝杆和吸嘴,所述支撑座安装于底板上表面,所述吸料电机安装于支撑座一端的内侧表面,所述吸料电机的输出轴与设置于支撑座一端的外侧表面的主动轮连接,此主动轮通过皮带与其下方的从动轮传动连接,此从动轮与所述吸料丝杆之间通过一轴承连接,此轴承进一步包括外圈、滚珠部和内圈,所述吸嘴通过一安装块与套装于吸料丝杆上的滑块固定连接;
所述轴承的内圈和外圈通过以下步骤加工获得:
步骤一、将待加工轴承的内圈或外圈依次放置于打磨机的传送带前端;
步骤二、打磨机的传送带转动将待加工轴承的内圈或外圈运送至打磨头正下方,打磨头在伸缩装置驱动下向下运动至加工位,同时,打磨头在第一电机驱动下旋转,对待加工轴承的内圈或外圈进行打磨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凯尔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凯尔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69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