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曲面棱镜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7130.6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88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波;胡炳樑;赵强;孙丽军;于建冬;武俊强;邹纯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4B1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少文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面棱镜 加工 圆形玻璃基板 平凹透镜 粘接 多轴加工设备 平凸透镜 便利性 离轴量 取下 凸面 铣磨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曲面棱镜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加工平凹透镜;2)平凹透镜与圆形玻璃基板粘接;3)在圆形玻璃基板上粘接辅助块,使整体质量趋于均匀;4)将粘接好的辅助块、平凹透镜、圆形玻璃基板按照平凸透镜的加工方法铣磨凸面;5)取下曲面棱镜,完成加工。本发明方法解决了曲面棱镜难以加工,加工精度低或成本高的问题,无需采用贵重的多轴加工设备,能保证零件的加工便利性和精度,易于推广实现,离轴量精度易于保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元件加工及超精密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面为球面的特殊棱镜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Féry.C.H于1911年基于罗兰圆原理提出的一种曲面棱镜,该棱镜的两个工作表面均为球面,且两个球面具有较大的面倾角,使其同时具有分光和成像能力。当其应用在光谱系统中作为分光元件时,可以大大简化系统的结构,减轻系统的质量。曲面棱镜带来极大的优势的同时,也给加工带来了很大难度。曲面棱镜为非回转对称零件,对于面倾角或离轴量有很高的精度要求,该离轴量无法直接测量,给加工带来了很大难度。
目前光学曲面棱镜的加工主要依靠金刚石车削技术来实现,即直接进行金刚石车削加工方法实现棱镜加工,或采用金刚石车削加工方法进行模芯加工,然后借助模压技术实现整个棱镜的制造。这两种方法对设备的依赖度非常高,机床设备需要满足多自由度高精度联动,非常昂贵,成本较高。
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2139376A公开了一种自由曲面棱镜加工方法,需要先将每个棱镜的侧面都初始化为平面以保证每个侧面按照基准平面进行位置调整,曲面之间的夹角需要采用多轴机床或加工中心一次装夹铣磨成型,每一个曲面光轴之间的夹角依靠加工机床的旋转轴精度保证,加工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中国发明专利CN 106392821 A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为了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加工效率,中国发明专利CN103111630 B介绍了一种采用特殊夹具曲面棱镜加工方法。该方法通过将曲面棱镜放入到预先设计加工好的偏轴夹具中实现面倾角的控制,由于夹具与曲面棱镜存在配合误差,偏轴夹具加工精度低等原因,该方法的曲面棱镜离轴量精度不高,且由于夹具与棱镜材料的匹配问题,加工过程中面形不容易保证,只适用于要求不高的情况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曲面棱镜难以加工,加工精度低或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基于传统的光学冷加工手段,提出一种曲面棱镜的高精度加工方法,该方法无需采用贵重的多轴加工设备,能保证零件的加工便利性和精度,易于推广实现,离轴量精度易于保证。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曲面棱镜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加工平凹透镜:将光学玻璃加工铣磨成平凹透镜,要求平凹透镜的同心度满足要求,其凹面半径等于曲面棱镜的凹面半径,外圆直径等于曲面棱镜的外圆直径,中心厚度大于曲面棱镜的厚度;
2)平凹透镜与圆形玻璃基板粘接:将平凹透镜偏心粘接在圆形玻璃基板上,要求偏心量等于曲面棱镜的离轴量,且平凹透镜的凹面朝向圆形玻璃基板;
3)粘接辅助块:在圆形玻璃基板上粘接玻璃材质的辅助块;
4)铣磨平凹透镜的凸面:将粘接好的辅助块、平凹透镜、圆形玻璃基板按照平凸透镜的加工方法铣磨凸面,要求平凸透镜的同心度满足要求,凸面的半径等于曲面棱镜的凸面半径,中心厚等于曲面棱镜的最大厚度加上玻璃基板的厚度;
5)从圆形玻璃基板上取下曲面棱镜,完成加工。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1还包括对铣磨后的平凹透镜进行倒边或倒角处理,然后抛光凹面到指定的面形的步骤。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1是通过等厚测量的方法保证平凹透镜的同心度。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2是通过测量平凹透镜外圆与玻璃基板的外圆相对位置实现离轴量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71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