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栅偏光片、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7479.X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4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林旭林;侯俊;陈黎暄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0 | 代理人: | 钟子敏 |
地址: | 518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光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与光学膜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栅偏光片、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线栅偏光片(Wire grating polarizer,WGP)10是一种新型内置偏光片,由衬底11及位于衬底11下方的线栅12组成,线栅12的宽度、厚度以及相邻线栅12的间距均小于入射光的波长。线栅偏光片10可以选择性地让TM偏振光(即电场E垂直于线栅12方向的光能量)透射,而让绝大部分的TE偏振光(即电场E平行于线栅12方向的光能量)反射,因此线栅偏光片10可视为一种反射型线栅偏光片。而传统的吸收型偏光片,仅能透射一个偏振方向的入射光能量,并吸收另一个偏振方向的入射光能量。相比较于吸收型偏光片,线栅偏光片具有厚度薄、角度广以及波长范围宽的优点。
偏振对比度(即TM偏振光的透射率与TE偏振光的透射率之比)是衡量线栅偏光片性能的关键指标。对于具有上述结构设计的线栅偏光片10,增大线栅12的厚度或者减小相邻两条线栅12之间的距离都有助于提高线栅偏光片10的偏振对比度,但这两种设计都需要增大相邻线栅12之间沟槽的深宽比,加工难度较大且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线栅偏光片、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利于提高线栅偏光片的偏振对比度。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栅偏光片包括衬底及设置于衬底中的多条线栅,沿一预定方向多条线栅两两间隔排布,每一线栅包括条状的主体部及设置于主体部两侧的多个凸起,且位于相邻两条主体部之间的凸起形成非对称光学微腔。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线栅偏光片。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有益效果:本发明设计线栅偏光片的每一线栅包括条状的主体部以及设置于主体部两侧的多个凸起,这些凸起位于相邻两条主体部之间的凸起形成非对称光学微腔,这些非对称光学微腔具有偏振转化作用,即可以将入射的TM偏振光的一部分转化为TE偏振光,这部分转化而来的TE偏振光与TE偏振入射光中直接透射线栅偏光片的TE偏振光的相位相反,这两部分的TE偏振光发生相消干涉,从而能够减少线栅偏光片所透射的TE偏振光,减少TE偏振光的透射率,提高线栅偏光片的偏振对比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一实施例的线栅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栅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线栅偏光片中非对称光学微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TM偏振光和TE偏振光经过图2所示线栅偏光片后的传输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线栅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现有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线栅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线栅偏光片中对称光学微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线栅偏光片在谐振模式下的频谱示意图;
图9是图2所示线栅偏光片在谐振模式下的频谱示意图;
图10是图2、图5及图6所示的线栅偏光片的偏振对比度-光波长的关系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设计每一线栅包括条状的主体部及设置于主体部两侧的多个凸起,位于相邻两条主体部之间的凸起形成非对称光学微腔,通过非对称光学微腔提高线栅偏光片的偏振对比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实施例及其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并且,全文所采用的方向性术语,例如“上”、“下”等,均是为了更好的描述各个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栅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2,所述线栅偏光片20包括衬底21以及设置于所述衬底21中的多条线栅22,该多条线栅22的结构相同且置于于衬底21上方,为了保证线栅偏光片20的结构强度以及透光特性,所述衬底21可以采用硅氧化物,例如二氧化硅(SiO2)制成。沿一预定方向,例如图2中箭头所示方向,多条线栅22为两两间隔设置,每一条线栅22包括主体部221及设置于主体部221两侧的多个凸起222,该主体部221呈条状设置,其与图1所示的线栅12的结构相同,任意相邻两条主体部221的间距相等,每条主体部221两侧的凸起222非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74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量子点偏光片
- 下一篇:一种空芯的复合玻璃光纤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