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长波长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的远程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7541.5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3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枢;包建荣;孙闽红;周雪芳;马万卓;陈俊达;张欣梦;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11 | 分类号: | H04B10/11;G08C23/04;H04N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理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3 | 代理人: | 刘慧宇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波长 空间信息传输 远程控制终端 自由空间激光通信 远程控制系统 主机端 远程控制技术 远程信息传输 远程服务器 超净环境 极端环境 空间传输 实时监测 数据信号 数字视频 远端设备 装置控制 控制端 主机 服务器 湖泊 指令 计算机 山区 应用 | ||
1.采用长波长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的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是,该系统由主机端(1)、远程控制终端(2)及长波长空间信息传输装置(3)三部分组成,长波长空间信息传输装置(3)将主机端(1)的数字视频DVI信号、数据信号和指令进行空间传输至远程控制终端(2),并在远程控制终端(2)通过长波长空间信息传输装置(3)控制主机端(1)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长波长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的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端(1),主控制计算机/服务器(10)与协议分析和信号处理单元(11)通过键盘、鼠标、数字视频DVI、USB信号接口连接,协议分析和信号处理单元(11)与数字编码单元(12)连接,数字编码单元(12)与时分复用单元(13)连接;
所述远程控制终端(2),解复用单元(20)与数字解码单元(21)连接,数字解码单元(21)与数据处理和协议分析单元(22)连接,数据处理和协议分析单元(22)与接收增益控制单元(23)连接,接收增益控制单元(23)通过键盘、鼠标、数字视频DVI、USB信号接口与终端控制用键盘(24)、终端控制用鼠标(25)、显示终端(26)、备份数据用USB存储器(27)、其它USB设备(28)、打印机(29)连接;
所述长波长空间信息传输装置(3),长波长激光器(30)与长波长电光调制器(31)连接,长波长电光调制器(31)与掺钬光放大器(32)连接,掺钬光放大器(32)与长波长激光天线一(33)连接,光信号通过自由空间传输后,由长波长激光天线二(34)接收,长波长激光天线二(34)与长波长低噪声前置放大器(35)连接,长波长低噪声前置放大器(35)与光电转换单元(3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长波长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的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主机端(1)的主控制计算机/服务器(10)的键盘、鼠标、数字视频DVI、USB信号通过协议分析和信号处理单元(11)的键盘、鼠标、数字视频DVI、USB信号接口进入协议分析和信号处理单元(11)进行协议解析和信号处理,处理后的键盘、鼠标、数字视频信号和USB信号进入数字编码单元(12)分别进行数字脉冲编码,四路数字脉冲编码后的信号在时分复用单元(13)中时分复用,复用为一组数字脉冲编码信号;
时分复用单元(13)的时分复用数字脉冲编码信号通过长波长调制器(31)调制到长波长激光器(30)上,输出长波长数字调制激光信号,长波长数字调制激光信号经掺钬光放大器(32)放大至高功率输出,再经长波长激光天线一(33)发射到自由空间,经过远距离自由空间传输,长波长激光天线二(34)接收到自由空间传输的长波长数字调制激光信号,经长波长低噪声前置放大器(35)放大,并保证信噪比质量,再经光电转换单元(36)将长波长数字调制激光信号变成数字脉冲编码信号,输入远程控制终端(2)进行数字解码;
解时分复用模块(20)对光电转换单元(36)输入的时分复用的数字脉冲编码信号进行解时分复用,输出并行的四路数字信号,再经数字解码单元(21)解码,解码后的信号进入数据处理和协议分析单元(22)中进行数据处理和协议解析,输出四路信号通过接收增益控制单元(23)均衡输出功率,四路信号再分别对终端控制用键盘(24)、终端控制用鼠标(25)、显示终端(26)、备份数据用USB存储器(27)、其它USB设备(28)及打印机(29)进行控制;从而实现远程控制终端(2)通过主控制计算机/服务器(10)的远程操作和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采用长波长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的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长波长激光器(30)采用半导体激光二极管,波段2.1μm。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采用长波长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的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发射端的掺钬光放大器(32)采用1.55μm激光泵浦两级高掺钬光纤,工作波段2.0-2.2μm,输出功率可达1W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采用长波长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的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接收端的长波长低噪声前置放大器(35)采用1.55μm泵浦单级低噪声掺钬光纤,工作波段2.0-2.2μm,输出功率5mW。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采用长波长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的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长波长激光天线一(33)和长波长激光天线二(34)均采用20mm口径的格林准直镜结构,镀膜工作波段1.9-2.4μm,可承受功率超过3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754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