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辐照屏蔽保温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8526.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4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周高斌;钟元章;邱天;李玉光;肖锋;余志伟;罗英;谢国福;李兰;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21C11/08 | 分类号: | G21C11/08;G21C13/0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包海燕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辐照屏蔽 反应堆压力容器 隔热保温层 保温结构 包壳 设计技术领域 反应堆厂房 反应堆结构 材料高温 操作平台 封闭空腔 辐照剂量 结构设备 整体封装 辐照 热损失 环梁 换料 活化 水池 阻碍 覆盖 | ||
本发明属于反应堆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辐照屏蔽保温结构。本发明安装在由换料水池、环梁、反应堆压力容器围成的封闭空腔内,其包括辐照屏蔽材料、高效隔热保温层和包壳,高效隔热保温层覆盖在辐照屏蔽材料临近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一侧,包壳整体封装辐照屏蔽材料和高效隔热保温层。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辐照屏蔽材料温度和反应堆压力容器热损失,避免辐照屏蔽材料高温失效;能够阻碍辐照通过,降低反应堆厂房操作平台辐照剂量,降低结构设备活化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反应堆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辐照屏蔽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反应堆厂房操作平台是工作人员在停堆期间的主要工作区域,同时也是工作人员在运行期间可能进入的区域,故需采取合适的辐照屏蔽措施将操作平台中子和光子所致剂量率限制在安全水平,以减少反应堆结构设备活化、工作人员辐照危害和保护工作人员生命安全。
按照第三代核电堆腔淹没系统(CIS)的功能需求,需在堆腔与反应堆压力容器之间设置100mm~200mm的CIS流道,使得堆腔与反应堆压力容器之间的间隙大幅增加,进而使得反应堆厂房操作平台辐照剂量大幅上升(约100mSv/h)。因此,需在辐照从堆芯向操作平台传输的咽喉部位,即在换料水池、环梁、反应堆压力容器围成的封闭空腔,设置辐照屏蔽保温结构,以大幅降低反应堆厂房操作平台辐照剂量水平和结构设备活化水平,从而适应第三代核电操作平台的安全辐照需求(≤10mSv/h),有效保护进入操作平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辐照屏蔽保温结构,能够有效降低反应堆厂房操作平台辐照剂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辐照屏蔽保温结构,安装在由换料水池、环梁、反应堆压力容器围成的封闭空腔内,其包括辐照屏蔽材料、高效隔热保温层和包壳,高效隔热保温层覆盖在辐照屏蔽材料临近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一侧,包壳整体封装辐照屏蔽材料和高效隔热保温层。
作为优选方案:辐照屏蔽保温结构的整体形状与由换料水池、环梁、反应堆压力容器围成的封闭空腔形状相匹配。
作为优选方案:辐照屏蔽保温结构,通过托架和固定螺钉固定到环梁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在反应堆压力容器与辐照屏蔽保温结构之间设有用于安装固定辐照屏蔽保温结构的空隙。
作为优选方案:辐照屏蔽保温结构通过铆钉、吊铁固定在筒体法兰保温层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换料水池、环梁与辐照屏蔽保温结构之间设有用于安装固定辐照屏蔽保温结构的空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一种辐照屏蔽保温结构,能够有效降低辐照屏蔽材料温度和反应堆压力容器热损失,避免辐照屏蔽材料高温失效;能够阻碍辐照通过,降低反应堆厂房操作平台辐照剂量,降低结构设备活化水平。
本发明既不增加反应堆纤维负载又便于安装,符合第三代核电操作平台的安全辐照需求(≤10mSv/h),能够有效保护进入操作平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辐照屏蔽保温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的辐照屏蔽保温结构连接固定方式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的辐照屏蔽保温结构连接固定方式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反应堆压力容器;2-堆芯;3-操作平台;4-换料水池;5-环梁;6-辐照屏蔽保温结构;7-辐照屏蔽材料;8-高效隔热保温层;9-包壳;10-托架;11-固定螺钉;12-铆钉;13-吊铁;14-筒体法兰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85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